7岁男孩从不在学校上厕所,同学嘲笑他是女孩,脱下衣服后全蒙了

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加上之前倡导一胎政策,很多孩子在家当大王惯了,所以上学以后很难和别人好好相处,很多被宠坏的孩子,走到哪都觉得自己才是老大,不知道尊重和理解其他人。

宝妈丽丽有一个7岁的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但是却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没有在学校交到朋友,并且他从来不在学校上厕所,所以受到了很多班里同学的排挤甚至是欺凌,有人说他肯定是男扮女装,因为是一个女孩子,所以才不敢去。星期一,班上有几个男同学把孩子带到了厕所,说要看一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女孩。

结果拉开衣服后他们都蒙了,原来孩子身上是因为有一块很大的胎记,导致孩子不自信所以才一直不愿意在学校上厕所。然而丽丽儿子因为这个胎记又被嘲讽了,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不明所以的宝妈丽丽,看着儿子内向的性格很心急。

很多人都说孩子小,做错事情也是应该被原谅的,但是被欺凌的孩子就应该被欺负吗?归根究底还是在于家庭的教育,因为家长没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怎样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其他人呢?

1.拒绝家长溺爱,及时引导孩子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不错,家长也很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不懂尊重家长和其他人,所以家长不应该溺爱孩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告诉孩子正确的是非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有做错事后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要及时帮孩子改正,避免孩子下次再犯。

2. 从生活的小事做起

父母可以教孩子先从小事做起,比如平时遇到熟人打招呼,主动和长辈和老师问好,平时多说谢谢、对不起,不仅让孩子无形之中学会了尊重别人,同样孩子也能得到尊重。

3. 家长带头做好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平时不能只是动动嘴皮子,还要做好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平日里孝敬长辈,夫妻之间和谐,多和孩子交流,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成长,孩子自然也懂得尊重其他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