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于父母们来说,都是上天的馈赠。他们的降生不仅为一个家庭带来了欢乐与喜悦,同时也为父母们带来了无比重要的任务: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各方面能力,照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个人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正确的引导。

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叫做人际关系,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是非观体系,对于人际关系中的真伪、感情方面的真假都无法做出良好的判断,对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加强对于人际关系的把控,让孩子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重视。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具体帮助孩子给予人际关系上的指导呢?

1. 帮助孩子辨明是非在新闻频道的《百秒妙评》节目中,曾就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6年级的女同学,因为在和同学做游戏的过程中输掉了“真心话大冒险”,进而被逼“愿赌服输”,最终跳河身亡。

年仅12岁的玲玲,正是处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在一次奥数比赛中,她与同学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输掉游戏的人要接受大冒险的“惩罚”——跳河。因为输掉了游戏,玲玲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诺言”。

开始的时候她是拒绝的,她认为作为游戏,这种内容过于冒险。然而身边的同学与朋友不断地通过语言来嘲讽玲玲、刺激她的自尊心,最终使得玲玲为了自己的颜面而选择答应了接受“惩罚”。然而没想到,玲玲由于体型过于娇小,而当日的水流又比较湍急,刚跳下去不一会,玲玲就消失在了同学的视线中,再也没能回来。

如今的教育,父母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开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共同发展。许多单纯的孩子,在一些伪善的虚假友谊面前,常常会被影响,甚至误入歧途。对此,父母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适当地干涉,在必要时强行干涉孩子的人际关系,避免他们在黑暗的虚假友谊中成长,这样只会让孩子逐渐迷失自我,被虚假的感情蒙蔽。

父母一定要以此为戒,告诉孩子,游戏本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如果发生了一些危险或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要立刻中止游戏,不要轻信他人的“劝告”。

2. 旁敲侧击引导孩子虽然父母拥有保护孩子的义务,但是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父母们不要根据自己看到的片面事情而妄下定论,一定要对整体情况做出了解。父母一定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了全部情况与事情的始末之后,才能够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下一步引导孩子的对策。

孩子都是很单纯的,他们还不懂得人家关系之间的曲解复杂。因此,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孩子身边的人际关系存在一些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人,可以在生活中旁敲侧击地提醒孩子,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感受、自己辨明。

比如,当孩子和一些总喜欢做坏事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家长可以单独询问孩子:“你觉得xxx那样做是对的吗?”来观察孩子的反应,进而进一步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父母要教导孩子“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让孩子逐渐拥有自己看清事实的能力。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教会他们,什么才是一个真正朋友应该有的样子。真正的朋友绝不是自私、利用他人、威胁、行事带有目的性的,而是真心地为对方考虑。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在人际交往中分辨真伪,同时拥有洞察人心的能力。

这样,才能保护好孩子,避免他们因为负面的人际关系危害到自己的安全

#育儿有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