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某问答平台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是教师,放暑假了,利用休息日做短工挣点外快行不行?”在后面的回答中,有人认为没什么问题,也有人觉得不可以。有网友直言:教师暑假不能做短工挣钱,应该在家备课。

从政策层面看,教师利用休息日做短工,只要不涉及到有偿家教,没什么问题。每个从业者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违规违法的前提下,都有资格利用假期获得额外收入,比如一些上班族,在休息日送外卖挣钱,这是可以被人们理解的,毕竟人们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为自己挣得一些额外的收入,招谁惹谁?

不过,有人担心教师利用休息日做短工会影响教学,他们觉得教师应该把所有精力放在教学上,如果有空闲时间,也应该在家备课,或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教育教学的确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且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让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但我们如何断定“利用休息日做短工”的教师就没有认真备课,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呢?为何教师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一下生活水平呢?

了解国内教育现状的人都清楚,全国大多数地区,工作年限不长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每月三四千元。虽然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职称级别的提升,工资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这样的工资水平,也只能够教师家庭在城市里维持基本生活。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教师是一个特别抠门的群体”,其实就是因为教师们的收入不高,他们不得不节俭、斤斤计较,否则难以维持生活。

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有点质量,只能“开源节流”,一边精打细算、把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一边扩宽收入渠道。不过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工作任务是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正因为这种特殊性,教师被人们称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对“最光辉的职业”抱有很高期待,希望从事该职业的人不受社会环境影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并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教育。而一旦教师有提升待遇的行动或要求,就会被人们反讥,甚至有人放话:“把钱看得重的人,不适合当教师,应该主动辞职”。

孩子的教育充满着不确定性,他们未来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与学校教育有关,也有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即便教师用上全身力气,也保不准能把全班几十个学生全部培养成优秀人才。教师做着不确定的事,这种事难度很大。为了提升培养的“优秀率”,教师们不断做出新尝试,也在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他们付出了很多,但收入却很一般。

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种职业会不会受到尊敬,主要看从事这个职业的群体有多高的收入水平。我们不能一边给教师背负很重的“道德十字架”,一边不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收入。若把教师放在这么一个位置,何其可悲。

或许有人会拿“灰色收入”说事,网络上关于教师“私下开展有偿补课”的声音也比较多。但我们需要知道,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是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一线教师,以及“小学科”和文史学科教师,他们基本上没有获得“灰色收入”的可能。我们不能以少数可能获利的情况,来否定整个教师群体。

倘若偏要说“灰色收入”,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均存在“灰色地带”,各行各业,都有违规违法之人,也都有“打擦边球”的人。而相对来讲,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行业自律性更强、接受管理的严格程度更高,获取“灰色收入”的风险也更大。如果出现违规违法情况,接受的处分也更为严重。

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位网友,他霸道地认为“教师不能利用休息日做短工,应该在家备课”,本质上是剥夺了教师“改善生活的权利”,他们站在道德高地肆意评价教师,实际上是打心里看不上教师,可能在他们看来,教师就“活该穷”。

严格讲,教师也好,不是教师也罢,均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和不违规违法的前提下,牺牲休息时间换取更多收入。我们不应对教师“另眼相看”,因为教师也是人,他们食人间烟火,同样也需要有体面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