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玛最怕他丈夫说“顾全大局”这四个字。

比如,上了一天班,她晚上7点多到家。

早回来的丈夫在沙发上玩手机、婆婆在看电视、女儿把玩具铺了一客厅。

女儿见妈妈回来了,扑过来说饿了;

走进厨房,早上中午的碗还在水池里泡着。

小玛如果生气,丈夫就会说:不就是一点碗吗?这么斤斤计较干什么?抓紧洗了不就可以了?我妈看了一天孩子不累吗?我上了一天班休息一下怎么了?你一回来就把家里搅得乌烟瘴气的,就不能顾全一下大局?

又比如,过年过节,小玛婆家的亲戚都来了。

婆婆、小姑子、丈夫都在客厅陪客人,小玛一直在厨房忙。

洗碗做饭,还要买菜拖地,好容易坐下来吃口饭,孩子闹着要出去。

丈夫还要指责小玛:你这个当妈的一天都在干什么?孩子哭没看到吗?你带她出去玩玩怎么了?我陪一天客人容易吗?你板着一张脸给谁看?你就不能顾全一下大局?

小玛说,他一说到顾全大局,我就觉得自己错了,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但是冷静下来我又会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但究竟哪里不对劲儿,我又不知道。

小玛接受到的教育完全来源她妈。

小玛妈妈是个非常保守的人,她对小玛的教育传统而死板,读书时代穿漂亮一点就是突出自己、自我表现欲过强;性格活泼就被批评爱出风头、和班主任呛两句就是目无法纪……

小玛妈妈对小玛的要求是:好好读书,考上编制;好好工作,和同事搞好关系;不要出风头、不要搞特殊……

我小时候也是在我妈妈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要有集体观念,舍小家为大家、为了集体的牺牲个人的情绪,要有大局观念……

班级里、单位上,谁吼一句为了集体,为了大家的荣誉,大家谁也不敢表示异议,即使心里不舒服,也要压制内心的小九九,为了大局,就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来长大了,谈恋爱。

去男朋友家,吃完饭男朋友让我去洗碗。

大冬天的,很冷,农村的厨房用的大锅,没有自来水,我也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拒绝了。

男朋友不高兴,说我不顾全大局。

再后来工作了,和领导出去吃饭。

领导让我坐在另一个更大领导的旁边,还让我给他敬酒。

刚出社会,没喝过酒,本能反感拒绝了。

领导说我不顾全大局。

这两件事情我曾经都反思过,是的,我的确不顾全大局。

但是这个大局是谁的大局?

比如男朋友说的大局,肯定是他的面子,他父母的面子,那么关我什么事呢?为什么我要为了他的大局去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再比如领导说的大局。

我刚参加工作,升职、加薪、甚至要不要留在这个单位我都没兴趣,那么巴结更大领导对于我没有意义,那这里的大局就是领导的大局,跟我没有关系。

所谓的顾全大局,这个大局看上去是由一个一个单独的人组成的,是为了一个集体,但深究受益的一定是某些人。

然而这些人不用对你的损失负责,因为让你付出的,是集体、是高高在上的顾全大局。

我对小玛说:你爱人牺牲你成全大局,你最好警惕。什么是“这个家”?你公公、你婆婆、你爱人、你以及你的小孩组成了这个家,但如果你离开,“这个家”是否还存在?就算还存在,和你有关系吗?“这个家”是虚无的,实实在在有利可图的,是其中的某些人。而你在这里面得到了什么?除了牺牲,你没有任何获利,他高举旗帜为自己谋利益,这就是泡。

泡来源美国,字面上看,是搭讪艺术家,但实际上泡是一种通过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情商包装自己,诱使他人与之交往,通过对他人诱骗洗脑,欺骗他人感情,达到与他人发生某种关系的目的。

但其实这种作法,未必完全为了这个目的,生活中工作中随处可见。

核心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简称A)用语言、行为等方式打压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简称B)的自尊,辗压该人的自信,从此控制B的过程。

越了解你越能精准打击。

打击有很多种,脏话侮辱型的,容易辨识。

但这种类似“顾全大局”、“为了集体”一类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式语言”;这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要反省、你要成长”的泡,才真的威力无穷。

像小玛这样的女孩,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为了集体和大局随时做好牺牲准备,在听了丈夫的“你不要斤斤计较、你要顾全大局”的话之后,会为自己的自私羞愧,会越加尽心尽力去放弃自我成全大局。

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好破,你就仔细想想,这里谁是受益者,谁是付出者?

那么那个索取别人付出的人就是在大言不惭的压榨你,你直接拒绝就可以了。

够坚定,多拒绝几次,他知道他的泡没用了,自然就会自动修正行为。

如果不修正,反而恼羞成怒,不断施压,踹了他就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