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曾任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他也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他后来却因为军费短缺,用暴力手段破坏了东陵,并将里面值钱的东西都盗走了,更在1943年时因打了一场败仗而成为了日军鞍前马后的走狗。

晚年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获,最终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孙殿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但他的儿子孙天义却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人。

孙天义自幼不在父亲身边长大,所受教育主要来源于其母,也就是孙殿英的二夫人刘清贞。刘清贞一直对丈夫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是以在教导孙天义时,她总是说即便孙殿英是你的父亲,但他做错了事,我们便不能跟着他学。

母子俩后来靠孙殿英留下的一点遗产过着和谐宁静的生活,很快全国各地都得到了解放,刘清贞觉得自己得为新中国做点什么,便一鼓作气把遗产都给捐献了。没有什么教育手段比以身作则更有效果的。在刘清贞的影响下,孙天义在各方面都比父亲孙殿英要更加优秀。

大学时孙天义就读的是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着教育事业,他倾尽全力将自己的所学教给那些孩子们。空闲的时候,他还会将一些国外著作进行编译。除此之外,他还很重视对外文化传输,他时常会到国外,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一些有意思的、有特色的文化作品。

孙天义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文物保护者,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和父亲的不同,他向博物馆捐出了很多有收藏价值的文物,这些东西如果今后能够一直流传下去,那么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传承。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还担任了一个特殊的职位,那就是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在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孙天义就一直想方设法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重新整修黄帝陵,为此他在国内外多次发起公众募捐。当然这些开销他都没有向基金会申请报销,而是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来的。在他的坚持不懈下,二十世纪末,黄帝陵一期整修总算顺利实施了。孙天义内心感到无比激荡,这个工程整整耗时九年才完成,好在一切顺利。

虽然孙天义身上流着孙殿英的血,但很显然两个人的性格和观念都是截然不同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