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在他的名作《唐伯虎点秋香》中曾经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美貌与智慧并存,英雄与侠义的化身”。这句话形容古往今来的才女是最贴切不过了。

由于封建礼教导致教育水平的不均,女子在中国古代成为才女的可谓凤毛麟角。“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国文化里,女子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便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大多数只能在操持家务或者相夫教子中展示才能,至于如博学多才的蔡文姬、大词人李清照、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等,彪炳历史的也就是寥寥数位而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女性已经从以往的弱势群体发展成为不逊于男性的角色,活跃在社会各个行业中,且不乏行业翘楚。而作为马云的合伙人,通常被称之为马云的女诸葛——李颖,获得的成绩则让绝大多数的须眉汗颜,可谓成功人士中的成功人士。

风一样的女孩

谈到李颖,她在学生阶段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李颖祖籍梅县,而梅县古称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所以她的父母很早就移居美国。自然而然的,她也跟随父母来到美国,在美国完成了半学期的初中生涯后,跳级进入了高中学习。

不得不说在谋划人生方面,李颖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符的成熟。在不费吹灰之力完成高中学业之后,她收到了很多顶级学府的橄榄枝,其中就有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一干名校。

在认真分析之后,李颖最终选择了麻省理工。当人们问起她为何选择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就读时,李颖认为理工是基础,也是工具,只有熟练掌握了理工学科,之后学习其他科目也会驾轻就熟。

这样,十七岁的李颖进入了麻省理工,开始了她开挂的大学生活。

麻省理工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学业、社交圈、睡眠三者只能选其二。这看起来好像是句玩笑话,其实绝非耸人听闻。在鱼和熊掌的选择中,李颖毅然选择了前二者,舍弃了睡眠。

在麻省理工的自习室和网络学习室,经常能看见李颖孜孜不倦的身影。除了睡觉,她基本上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颖在短短三年时间就获得了麻省理工的两个学士和一个硕士。同学和老师们评价她时,都不约而同地用“风”来比喻她。据说李颖很少去课堂,主要靠自学来修习应得的学分。这样,在她二十岁离开麻省理工,成为了大家眼里的学霸。

辗转职场

毕业后,李颖进入了全球最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一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女孩进入如此大的公司,未免有点不知所措,况且周围都是五六十岁自己可以叫叔叔的同事。

李颖开始刻意“扮老”,穿一些比较老成的黑、白、灰色调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为成熟一些。但在麦肯锡这样体量的公司,层级森严,一个像李颖这样的女孩要做到合伙人的级别,与高层面对面,堪比登天。

她的导师看出了李颖的野心,度量她绝非池中之物,于是鼓励她与其在麦肯锡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出去锻炼。尽管麦肯锡丰厚的薪资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让人留恋,但李颖还是听从了导师的建议。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颖绝对不会呆在舒适区,走出麦肯锡的她来到了Ikanos——一个新成立的通信公司,成为该公司的元老。

在Ikanos,李颖担任了跟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职位——市场和营销总监。这对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此她给出了完美的答卷:首先,她让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采用了公司的宽带产品;其次,与台湾的某通信巨头签订了独家供货协议;最后,她帮助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由于李颖在中国区优异的表现,她成功引起了UT斯达康的注意。UT斯达康的老板周尚宁将她招至麾下并委以重任。

虽然是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但在斯达康,李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一次次的背着公司的设备到处寻访客户,并且记不清有多少次被客户拒之门外。

2006年,李颖从斯达康辞职,加入了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KPCB,在这个巨大的平台上,挥洒自己的才华。在KPCB,李颖很快进入了角色,加之公司拓展中国业务,更让她在此如鱼得水。不到半年,李颖已经成为公司中国业务的主力军。让她没想到的是,此时,一个来自中国的“大佬”正在大洋彼岸翻阅着她华丽的简历。

与阿里牵手

缘分就是那么妙不可言。其实,在马云正式邀请李颖之前,她已经对阿里巴巴相当关注。

2004年前后,阿里巴巴在国际上只是稍有名气。当时,李颖所在的投资公司KPCB投资的是电商界的巨头亚马逊。但是在中国,亚马逊被阿里巴巴逼的节节败退,这让李颖一下子对阿里巴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不到中国竟然有这种实力的公司,前途肯定不可估量。

2006年,李颖联系到马云,试图让马云在中国做KPCB的合伙人,成立新的投资公司。但马云的一句话让她陷入了思考。马云说,我们中国人为何不自己建立一个投资平台,而替外国人打工呢。

马云的这番话唤醒了李颖心中的睡狮。所以,当2009年马云建立云锋基金,并邀请她担任董事总经理的时候,她毅然答应了。

在李颖的掌舵下,云锋基金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而李颖的身价已经超过了百亿。如今的她,和早年风风火火的“风一样”的女子截然不同,多了一份恬淡从容,少了一些雷厉风行。这些大概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的相处有关。

刚到阿里巴巴的时候,早年在美国接受的“非黑即白”的教育,使得李颖对阿里的企业文化并不认同。马云随即推荐她看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理解中国文化之道。

事物本是发展变化的,世上万物并非“非黑即白”。慢慢地,李颖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开始打太极拳,学习中医和针灸。

正如罗马城并非一日建成。已经四十岁的李颖仍然风姿绰约、美貌动人,她的偶像仍然是“股神”巴菲特,但身上早已没有了早年的风风火火、日理万机的烟火气。如今的她身上更多了一些仙气,正稳坐钓鱼台,站在马云背后,操控着阿里巴巴这艘巨型航母,稳稳前行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