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有些朋友就不喜欢吃干菜或者咸货,其实完全看个人口味啦,多去尝试的话

下文转载自作者:绍兴美食圈

今年网上流行一句话,“2020,活着就行”。国内的疫情刚刚稳定了一些,南方罕见的汛期又来了,就连地处北方的帝都也已经连续几周阴雨绵绵,这在往年也是少见。忽然有些想念“与烤肉只差一撮孜然”的烈日炎炎,尽管毒辣,但也很纯粹的夏天的感觉。

夏秋之际正是瓜果飘香,蔬菜丰富的季节,价格自然是便宜不少,多买一些果蔬晒成干,留着以后品尝也是非常划算的。小时候的暑假,挑着连续晴天的日子,爸妈会带着鼠小弟去乡下的亲戚家,帮着亲戚们一起在大院子里晒果菜。大人们一边切菜一边唠家常,小孩子们也会帮着摆晒,当然,更多的是因为好玩有趣。

果菜晒好,亲戚也会挑上一些给爸妈送来。这些果菜干经过大人们的手会变幻出不一样的美味,让人垂涎。

“不得已”创造的独特味道

现在,我们想吃新鲜的瓜果蔬菜,溜达到楼下的超市就能买到,冰箱有时都有些多余。懒得动的话还可以叫跑腿外卖送货。这一切在早些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南方地区还好一些,四季都有应季的产出。而北方地区,受气候所限,一年四季都想吃到新鲜的东西几乎是很难实现,或者成本太高。

于是,人们就得想一些办法在应季的时候囤积一点果蔬,留到寸草不生的冬季来吃。古时候人们就发现可以用盐腌制—菹,做成咸菜可以让菜保持得更久,东北的酸菜、华北的酱菜之类都属于此。

而在彼时,盐也不是寻常之物,大量的使用盐来腌制成本也不低,再加上腌制所需的缸缸罐罐也很占地儿,于是气候干燥晴热的地方就会把菜晒成干来保存,成本低,挂在房梁上还不占地儿,是个好办法。

没想到,这么“不得已”逼出来的办法竟然让菜干焕发了新的活力,相比新鲜的果蔬有了更醇厚的滋味。许多人对这味道念念不忘,于是直到现在它们还一直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现在吃这些干货自然更方便,电商、市场都可以买得到,也免去了自己切、晒之苦,加上冻干、烘干的技术早已成熟,在保证口感的同时也能保留更多的营养。

返璞归真,自己晒一晒

虽说“买”很方便,但自己做的话可能更懂珍惜,还能活动活动筋骨。等到雨季过去,挑几个晴天,开晒吧。

蔬菜干

蔬菜晒干就是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所以不要选择含水量特别高的蔬菜,晾晒更快,不易长霉,也免得晒干之后“存货”太少,不划算。蔬菜晒干也不是说切一切就放在阳光晒就可以了,根据蔬菜的质地还会有不同的方法。直接晾晒。将蔬菜直接晒干是大部分蔬菜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直接生吃的蔬菜或者烹饪时间不需要太长的蔬菜都可以直接晒。比如黄瓜、蘑菇、辣椒、西葫芦之类。

先煮后晒。在烹饪时有些蔬菜需要先焯水或者比较不容易熟,这样的蔬菜可以在开水中煮一下再晒干。比如豇豆、笋之类,也有一些可煮可不煮的,比如土豆、茄子之类。

腌后再晒。还有一些蔬菜晾晒时间比较长,水分比较均匀的,可以先晒干表面,再用盐腌制一下进一步脱水,然后再继续晒干。比如萝卜之类。黄瓜其实也可以。这样晒出的蔬菜干口感也会更脆爽。

晒完再腌。先晒后腌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干菜了。先将雪里蕻、芥菜叶、白菜之类的食材晒干,再放在罐子里密封腌制,咸香的梅干菜就成了。

瓜果干

除了蔬菜,瓜果也是可以晒成干来吃的。比如山楂之类。一般来说,瓜果晒干之后可以像花干一样,当茶泡水喝,味道很好。

也可以在晒的时候撒上一些白糖,或者用糖水煮过之后晒成干,之后就可以当零食了。

自然晾晒果蔬干,最好洗净之后切成薄厚均匀的片或者条;晾晒的时候码放均匀,不要重叠;晒全干之后再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几天装起来就好。也要定期翻看一下以免出现霉变。也可以用微波炉、烤箱来做果蔬干,不过少了一些“风”味。

干菜美味

晒干的蔬菜味道浓郁,吃起来还会有一种独特的“土”味,这是新鲜蔬菜所不具备的,也是很多人喜欢干菜的原因。不过,蔬菜在制成干菜的过程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随着水分蒸发和温度的原因基本已经损失掉了,所以干菜最好还是不要多吃,而且搭配其他的新鲜的瓜果蔬菜一起食用。干菜的做法也是很多样的,而且味道独特。可以用水浸泡、洗净之后直接凉拌、做成咸菜,相比新鲜蔬菜,口感多了一些韧性,味道也浓郁。

和肉类搭配炒制、炖煮也是不错的烹饪方式,菜干吸收肉汁、去腥解腻,下饭神器

煲汤也可以用到菜干,洗净之后放入汤中,随着时间推移,干菜在汤中舒展,增香添鲜。

梅干菜、萝卜干之类经过腌制的菜干还能用来包馅,尤其是早餐的包子,吃上一口就能满足一上午。

还有一些医食同源的野菜晒成的干可以用来泡水,味道独特之余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