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簪行》顺利杀青,这对书粉来说是件好事,毕竟经过各种番位之争,人们都以为这样一个不错的剧本要胎死腹中的时候,能给个圆满结局真的很难得。

随着杀青,两位主演都针对这部剧,以及自己的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杨紫发小作文说:7月16日 青簪行杀青了,对我来说 每一部戏都是我人生中的重要驿站,与黄梓瑕同行的 230天,有艰辛也有收获……

吴亦凡发小作文说:2019年初春接受了《青簪行》的邀请 和林玉芬导演在北京见面后 很受触动 开始了第一次拍摄电视剧的旅程,与李舒白的相遇 从忐忑不安到开始真正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经历着他厚重也率性的悲欢人生……

让我们感慨不容易的同时,不禁想问一句,为啥现在明星这么喜欢“小作文”——不管是电视剧开播还是电视剧大结局每个明星都表达一下自己参与的感想。

当初因为《少年的你》易烊千玺写了小作文;《庆余年》结束后,张若昀发了自己对范闲这个角色的感悟;《庆余年》李沁也写了小作文……

这些小作文的中心思想大多两点:一个是诠释对角色的理解,另一个是说明自己对角色的情感,当初张若昀升华的主题更是为范闲增色不少。

可以说现在是只要一个电视剧顺利拍摄或者开播等都有演员来写小作文,甚至很多导演以及编剧也是,动不动就来个小作文,表明自己多不容易,人物为什么这么设定。

演员的小作文见得多了,热搜出现的频繁了,难免会让我们感觉这是一种营销套路,毕竟写得好又赚口碑又赚流量,一举两得。

刚开始小作文出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角色立足了,获得了大众的点赞,演员有底气,以小作文来证明自己真的符合那个角色,也表达那个角色给自己带来的成长,但是到了现在出现的多了难免会给观众感觉:明星写小作文是饭圈自high。

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很多演员塑造的角色单薄立不住,而且很多明星本来写小作文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文化底蕴,可有些人文笔不通,只能适得其反。

表达观点没问题,但不能用“小作文”去掩盖一个电视剧底色太差的事实。

文字可以是感性的,但观点应该是冷静的,它不被裹挟吞噬,没有那么情绪化,但很多明星写的“小作文”除了宣传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好的“小作文”能让观众看到更立体的角色,而附庸风雅的“小作文”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对影视剧的口碑及收视毫无用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