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各省市高考分数放榜时间已经不足一周,高考分数高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志愿填报,特别是考生基数庞大的省份,高考总分相差1分,就可甩开千余人,竞争相当激烈。

众所周知,各地每年都会公布相应的高考加分政策,享受加分的考分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烈士子女、因公殉职民警子女、归侨子女、归侨、特定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台湾省籍考生、特殊贡献人员子女、特地地区少数民族子女等数十类人员,各省市略有不同,加分分值范围基本是5-20分区间;在以前还有各种特定级别比赛获奖也能够加分,只不过弊端太多,如今已经取消。

随着高考阅卷进度的推进,各省市招生办也陆续公布了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名单,小编节选了山西和上海的加分名单,供大家参考,其中归侨及归侨子女加分政策引发了家长们的大讨论。

山西省公布了68名加分考生名单,共计14类人员,包含烈士子女、二等功军人子女,华侨/归侨子女(享受加10分政策)等。其中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级考生共计22名,整体比例相对均衡。

上海市公布的2020年高考加分名单来看,136名加分考生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及烈士子女各1人、少数民族考生3人,台湾考生34人,华侨子女8人,而归侨及归侨子女却高达89人,占比约65%!当然,出现这个比例,和上海高度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

北京市的高考加分名单是根据中学来公布的,在北京教育考试院上可以查到,但与上海市截然不同的是,北京市高考加分考生绝大多数都是“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很少能看到归侨/归侨子女考生信息。

作为全国性的高考加分政策,归侨及归侨子女可以享受高考加分,分值在5-10分不等,这个政策的依旧是什么,有许多家长不了解,也饱受家长们的诟病。毕竟其他加分考生家庭确确实实为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照顾下他们的子女也是理所应当。

而归侨及归侨子女更多是当地经济发展优待衍生出的一项政策,吸引在国外发展的家庭回国投资建设,考虑到其子女长期生活国外,很难适应国内教育氛围,所以加分来缩小这个差距,能理解;但是个别殷实的家庭会想方设法伪造归侨子女身份,但他们伪造不了烈士子女、二等功、军人等身份,用这种套路来获取加分政策,才是让家长们感到不公平的地方。不知道各位家长怎么看待这个加分政策。

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教育小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