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慢慢消失的5种食物,吃过3种是90后,全吃过的孩子上中学!

"后浪"一波接着一波,许多80后90后都在迈入中年。生活的压力不断变化,儿时的味道却一直留在舌尖,留在心头。下面就说说在慢慢消失的5种零食。

第一种,娃哈哈。注意,这里的娃哈哈可不是市面上的AD钙。它的包装上印刷这娃哈哈公司的logo,十分亲民,同时他的味道给80后,90后留下深刻印象。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娃哈哈平日里家长不给买,酸酸甜甜的味道,悠长的余味,许多孩子见了都会流口水。

第二种,咪咪虾条。被广大网友称为"业界良心"20年来价格始终不变,坚持5毛一包。虽然叫虾条,但是主要配料确实淀粉,偏偏入口后会有浓郁的虾味儿。小时候,买一包线条和小伙伴一起吃上好久,友谊就慢慢有了。

第三种,无花味果。第一次买,都会觉得里面的是果子,但是拆开一看,很意外,竟然是丝状的果干。小心拉出,仰头放入口中,顿时口内生津,酸甜爽口,十分诱人。含在嘴里,甜味可以保持很久,甜到最后会有酸味出来,这酸味儿可能就是无花果的酸吧。

第四种,麦丽素。影视剧中的"毒药""解药"都会用到麦丽素。它的造型太像中国古代的丹药。更值得一提的是麦丽素的配料是纯纯的可可脂,没有一点儿代可可脂。中间还会加入白心巧克力。可可脂的存在,让麦丽素入口即化;中间的淀粉加工后变得酥脆,吃起来口感丰富;最里面的白心巧克力同样是纯纯的可可脂,入口即化。

第五种,大白兔奶糖。过去大白兔奶糖当作春节送人礼品,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是因为大白兔的品牌,而且那时候的大白兔,在选择原料时,精挑细选--进口的糖和奶粉,纯手工制作和包装。只有逢年过节,家长才会买一盒大白兔奶糖。那时候的春节,家家户户桌上都会拜摆上大白兔奶糖。没有大白兔,这年味儿就淡了很多。

以上的这五种零食,吃过3种是90后,全吃过的孩子都上初中了吧,你吃过几个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