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酒一直都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酒在古代有许多别称,如杜康、忘忧、金波、壶觞等,每个词,都很好听。

古人爱酒,也是众所周知的,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贫民百姓,都少不了酒的存在。为什么酒会那么受人喜爱,因为酒懂人,回顾古往今来,正是因为有了酒,才会有各种生动的故事,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

正是因为酒,历史才生动了起来。

酒,也是文人雅士的灵感来源,多少文人墨客都是在饮了酒之后作出脍炙人口的诗词。

曹操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酒后说: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杜甫说: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王翰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柳永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辛弃疾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李清照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酒在古人眼里总是那么美好,然而,现在,大部分人却闻酒色变,有人说:酒不是个好东西,伤身。于是喝酒的人原来越少,不喝酒的理由也越来越多。而酒,就像是一个无辜者,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曾经众星捧月,如今却少有人问津。

酒为何变成这般?无非是酒比人真诚,一杯酒下肚,便能见人之本性。谦谦君子还是戚戚小人,都在这杯酒之中。于是,酒便成了疏远的对象。

其实,酒有什么错呢?不过是喝酒的人变了而已,一杯酒,就是一种人生。需要慢慢的去品味,才能知道其中的美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