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歷史中,一些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在交往的過程中,往往被先進的漢族文化所折服吸引,從而引發他們的“漢化”熱潮,他們拋棄本民族落後的文化,積極吸取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生產等各方面的知識,這種“漢化”的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發展的主流。

然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卻有兩個王朝,出現了熱衷於“胡化”的現象,這兩個王朝就是北齊和北周。

“胡”,在秦漢之前是指我國北方夷狄各族,特別是指匈奴。

漢朝之後,“胡”的含義有了很大的變化,隨着中原與西域交往的擴大,“胡”的指稱範圍也擴大了,逐步成爲我國北方和西域夷狄以及羌戎各部族的泛稱,不在侷限於專指匈奴。

魏晉時期,“胡”的含義更加寬泛,其不再是指稱某一古代民族或某一部族的專名,而是成爲一個與中原漢文化相對照、相區別的泛文化類的概念,也就是說,“胡”與“漢”幾乎可以認爲是一個對立面。

與北魏孝文帝竭盡全力推行“漢化”不同的是,北齊、北周這兩個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裏,卻出現了諸多的“胡化”現象。

北齊和北周是分別繼承從北魏政權分離出來的東魏和西魏所建立的政權。北齊的建立者是鮮卑化的漢人高洋,北周的建立者是鮮卑族的宇文覺。

高洋雖然是漢人,但因其長年累月地居住在北邊,生活習俗同鮮卑族一樣,因此,在北齊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出現“胡化”的風氣,那些鮮卑族或鮮卑化的漢族人熱衷於西域的歌曲、舞蹈、遊戲等,這種風氣,甚至延續到了唐朝的初期。

北齊、北周還大行胡姓之風。胡人的姓氏自古就與中原地區的漢族人不同。北魏孝文帝實施的一系列漢化措施,其中就有對胡姓的漢化。

但是,北魏滅亡之後,繼北魏而立的東、西魏和北齊、北周卻實施了一系列復胡姓、賜胡姓的措施,使孝文帝苦心推行的漢姓不復存在,比如,在孝文帝時期被改的胡姓如元姓,重新改回了拓跋氏。

那麼,北齊、北周爲什麼會如此熱衷於“胡化”呢?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三方面原因:

首先,統治者有仇視“漢化”的心理

北齊、北周的奠基者高歡和宇文泰出身豪強,他們在六鎮起兵的推波助瀾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

而六鎮起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留在北方的一些鮮卑貴族地位下降,這些沒有接受漢化的北方六鎮的軍官被排斥在了門閥之外,地位較低,與南遷漢化之人及朝廷產生了嚴重的隔閡和矛盾,他們有着濃烈的仇視漢化的心理。

因此,北齊和北周建立後,統治者爲了籠絡胡族將士和證明自己的正統性,他們興胡排漢,大行胡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儒家思想弱化,胡風盛行的背景

魏晉時期,隨着佛教的傳入及道教的興盛,儒學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特別是西晉滅亡之後,北方的“五胡”對儒家思想不屑一顧,導致北方大多數民衆的儒家倫理觀念逐步淡薄,而入主中原的胡族及胡文化逐漸影響到各個方面,作爲後繼者,北齊、北周產生胡化的現象,也就比較正常了。

第三,復胡姓賜胡姓,鞏固統治

在北齊和北周的軍隊中,既有鮮卑士兵,又有已經漢化的胡人及漢人,這些不同種族的士兵之間有較大的民族隔閡,從而影響到軍隊的戰鬥力。

因此,北周不僅恢復了胡姓,也爲一些漢人賜予胡姓,這樣,軍隊內部的矛盾變小甚至消失,戰鬥力也就得以迅速提升。

實際上,我們站在歷史的長河中,觀看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複雜的,雖然漢化是主旋律,但當漢化遇到挫折時,適當地進行“胡化”,起到了緩和“漢化”所造成的社會矛盾,歷史也就在不斷地衝突交往中又融合在一起,成爲中華民族發展新的源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