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师

今天是入伏的日子,在天气炎热的广东,曾有人调侃说:这天气就差撒把孜然,就把人烤熟了。

每到炎热的夏天,看到出家人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僧衣,常常会有人问起:“师父,这么热的天,还穿那么多衣服不热吗?”

遇到这种问话,通常也只能笑而不答了。

大夏天的三十多度高温,穿着汗衫、小褂加长褂,入大殿时还要穿海青搭衣,怎么可能不热。每次上殿下来,就跟刚在在水里捞出来一样,全身都是湿透的。

但问题是,出家人的威仪不能丢啊。

你问我什么是威仪?

威仪是指威严的态度。也就是说,出家人的起居动作都有一定的威德和仪则。简单说,就是在行、住、坐、卧之中的四威仪。

而我们世尊给出家人定下的戒律极多,所以有“僧有三千威仪、六万细行,尼有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的说法,大家感受一下。

不要说动止得咎了,就算你坐在那里不动,只要一时不察,也容易失去威仪。

有位法师曾经说起他刚出家时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供大家对威仪有个大致的了解吧。

这位法师刚出家的时候,性子很跳脱,行住坐卧之中,都不怎么讲究威仪。

有一天,在寺院的西院里面看殿的一位老和尚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于是,老和尚就把这位法师叫到自己身边,低声劝告道:“小和尚,出家人,要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要有出家人的样子,这样居士看了才会生起信心嘛。”

老和尚的语气,那是相当的温和,用几乎是商量的口吻和他说的,脸上也是慈悲的微笑,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

这位法师的脸登时就红了,年轻人总是好面子,这一句话,可谓是扎心了老铁。

从此之后,这位法师对威仪方面就注意多了,而且他每天还常常去西院老和尚那边帮忙,看老和尚有条不紊又具足威仪的身影在不停地忙碌着,一举一动,如律如仪,让人看着觉得身心都清净了许多。

他悄悄地在一旁,一边帮忙,一边学习老和尚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上供和拜佛的样子,也都学了个十足十。

乃至于多年以后,他还常常在梦中见到老和尚拜佛时那具足威仪的身影。

后来,当这位法师受戒之后,到其他丛林参学,虽然其他方面他也很优秀,但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却是威仪。

甚至有一次,他到了一个有两百多位僧人的大丛林里面,因为早上起来时身体不适,所以他就偷懒没有去上早殿,结果在过堂后,被一位老居士逮到:“师父,你的动作好有威仪啊,特别显眼,这一溜背影过去,我这不太好的眼神也能立刻认出你来。不过,你今天早上怎么没上早殿啊?”

好吧,威仪太好,连早殿没上都容易被人逮到,真是说多都是泪啊。

有一次,这位法师讲起了当年和老和尚的一次谈话。

当时,他和老和尚坐在西院的殿外聊天,老和尚面带慈悲,微笑着说:“你们小和尚啊,要具足威仪,看起来才帅呢,可要比我们这些老和尚帅多了。所以啊,以后一定要注意威仪啊。”

这位法师故意皱皱眉说:“老和尚,出家人要那么帅干嘛?”

老和尚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好半天后才微笑着说:“我讲得帅,不是世间人所说的帅啊,是庄严,就是和佛菩萨一样的庄严啊。这样让人家见了,才能够生起信心、生起欢喜嘛。”

老和尚虽然没有怎么学过经教,但是出家人的威仪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之中,哪怕是一言一行,也都如律如仪,让人心生敬仰欢喜。

也许,这就是无声的弘法吧。

就算不用引经据典,只需要在那边一站,就能让人体会到佛法的清净。

所以说,威仪,的确是出家人的高贵姿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