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下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普格县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普格县坚持“让群众口袋富起来,更要让群众脑袋富起来”的思路,以群众为主体,多措并举开展文化惠民工作,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文化浸润群众心灵,最大限度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文艺下乡深入人心

5月10日天微微亮,普格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队伍已经穿过拖木沟,翻过博石洛奎(山),沿着洛则依莫(河)正在前往夹铁乡莫尔非铁村的路上了。

上午10时许,三下乡队伍已到莫尔非铁村民俗文化院坝,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男女老少,正在帮忙摆放凳子,看见演出队伍已到,几个彝族小伙热情地跳上皮卡车,帮着抬音箱、服装等道具,待演出准备工作就绪,主持人走上台的时候,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活动中,演出人员为群众献上了《日史普基》《彩霞》《阿惹阿妞》《我和我的祖国》等歌舞表演,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赢得群众阵阵掌声。

莫尔非铁村的三下乡活动其实只是普格县文化惠民工作的一个缩影。

“送戏下乡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了其一定的精神文化需求。”县文化馆馆长肖石蓉介绍。

“以前这样精彩的表演只能在电视上看见,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民族风情的舞蹈,手风琴表演我还是第一次现场看呢,你看小孩子也很喜欢,还跟着跳舞呢。”村民阿力莫子作感慨近几年生活变化大,很多遥不可及的事都变成美好现实。政策讲台凝心聚力

“丧事不能大操大办,不能铺张浪费,为了一时的面子,将一家人几十年辛苦成果付诸东流,实在不值当啊,老人在的时候细心照料和陪伴比什么都强……”普格县文联主席宾文才在台上用彝语讲解陈规陋习带来的弊端和移风易俗的好处。

与此同时,普格县林草局、禁毒办、妇联等部门工作人员陆续上台宣讲防火救灾、禁毒防艾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场下群众纷纷点头认可。

全县各级力量依托进村入户、村民大会、农民夜校、共建月会、“文明新风进万家”、农村电影放映映前宣传、村村响广播站建设等载体常态化推进政策宣传工作。

洛乌乡负责人吉木尔杰表示,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引导群众改变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不仅政策知晓率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同时提高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和获得感。文化服务丰富多彩

脱贫攻坚战略和“十三五”的实施,较大地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近年来,普格县对标补短,抓实各项文化扶贫工作,乡村文化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健身器材、村村响等文化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每到傍晚,基本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到文化院坝来耍,有聊天的,有打球的,有的跳达体舞,非常热闹。”莫尔非铁村第一书记阿达色轨介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助推了基层文娱活动的开展,莫尔非铁村就组建了达体舞舞蹈队和篮球队,去年还开展了舞蹈比赛和篮球比赛,深受群众欢迎。

据介绍,普格县目前已建成的村民活动中心多数已充分利用,也已成为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特补乡特补乃乌村组建的红歌队享誉十里八乡,用他们朴实的歌声感染教化群众移风易俗;花山乡联合村、特补乡胜利村等一大批民俗文化院坝每逢夜晚便人头攒动,充满欢歌笑语,极大凝聚了人心,文明新风正在农村悄然兴起。( 张强 安子子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