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所长郑博学,从警20多年来,干过宣传、事故、巡查,没有辉煌的人生履历,却有着精熟的业务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风雨中撑起前进的力量,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理想。他曾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优秀公务员”9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3次,荣获嘉奖2次。

郑博学指导民警和辅警开展业务工作(资料图)。武威市公安局政治部供图

“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必须办好”

2019年7月,从新疆石河子到武威探亲的王某,在新疆考完了科目一、二,到武威车管所办理了异地分科目转入业务,接着进行科目三、四考试。但因不会网上预约,焦急万分的王某打听到了郑博学的电话。接到电话后,郑博学仔细查询,耐心细致地指导王某预约考试成功,王某在返程前顺利取得了驾驶证。回到新疆后,王某第一时间给郑博学打来电话,表示一定要寄些新疆干果以示谢意,郑博学婉言谢绝。

9年的车管工作经历,郑博学当过考试员、查验员、培训员,没有光鲜亮丽的办公场所,却有着恪尽职守的朴实无华。他“正人先正己”,以“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严以待人廉洁奉公”的言行,给同事们作出了榜样。

“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警察就得干出个好样儿来。”他常常对身边的同事这样讲。

“面对群众,就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在分管驾考的6年时间里,郑博学带领20多名考试工作人员放弃午休,多年如一日为考生节约候考时间,计划并安排完成各科目考试任务60余万人次,完成驾驶人业务复核10余万人次,组织驾管业务培训20余场次。

2018年6月的一天,天色已晚,他在加班后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小客车被撞翻到路旁的树沟中,车上的驾驶员倒挂在车上已经陷入昏迷,满脸是血,另一辆车上的驾驶员受伤较轻却因为胆怯不敢上前。看到这种情况,郑博学一面拨打报警电话,一面拿起自己车上的靠枕上前救援。他不顾驾驶员身上的鲜血,用靠枕托住驾驶员的身体,将其抱在怀里,在他的正确处置之下,该驾驶员很快恢复了意识,后将其紧急送医,最终得到及时救治。

2018年8月,来自天祝县的女大学生小嘉因为体检证明填错,致使听力正常的她驾驶证副证上出现了需佩戴助听设备驾驶车辆的字样。一个不起眼的错误,很可能给小嘉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要办理此事需要往返医院和车管所开具证明,不仅办理手续非常麻烦,来回折腾还会影响小嘉的学习。“如果你相信我,就把表格留给我,保证你开学之前拿到新的驾驶证!”通过协调和努力,小嘉的问题很快就得以解决。为不耽误小嘉学习,郑博学还特意联系了天祝县交管部门为其换领了驾驶证。“叔叔,驾照已经拿到了,特别特别感谢您!”领到新驾照的小嘉发来了短信。也就是从那天起,每逢节假日,郑博学都会收到小嘉发来的祝福短信。

类似这样的谢意,郑博学收到过很多。一句句满含深情的谢意,激励郑博学前行的步伐更加轻盈矫健。

“扛起责任之时,我必义无反顾”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来。武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把疫情防控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刚打算在假期歇一歇的郑博学又立即投入“一级响应”战时工作状态。

为避免学员聚集,车管所取消预约成功考试学员1984人,并及时通知到本人。郑博学和同事依托“交管12123”手机APP等“互联网+”平台,推行“网上办”“自助办”“电话办”“延期办”“预约办”“急事特办”等服务,办理补换证、申请检验合格标志、临牌申领等业务,最大限度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

加班加点是郑博学的日常工作模式,放弃休假更为平常。工作中无悔付出的背后,离不开其家人的默默支持。

郑博学刚调到考试中心工作时,妻子在天祝工作,女儿在武威上幼儿园,团聚对他们一家三口来说太过可贵。说好要陪女儿去一次北京,他却一次次食言,好在妻子和父母总是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用最朴实的行动支持着他的工作。有一次,妻子工作忙走不开,他难得抽时间去为女儿开家长会,却迟迟找不到女儿的教室。原来,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他却跑到孩子以前的小学去开家长会。女儿因为他的迟到放声大哭……在一次一次的缺席中,女儿渐渐长大,成长的美好在不经意的忙碌中悄然而逝,把对家人的愧疚和心酸压在心底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民警的庄严承诺。

郑博学对考前学员耐心进行心理疏导,并介绍考试注意事项(6月16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王建庆摄

“工作中我能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让群众奔波和等待。以诚待人,以信做事,才会赢得老百姓的认可!”这就是郑博学坚守了20多年的“初心”。(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 王建庆通讯员李军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