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个远方亲戚的婚礼,接亲时听说两家因为彩礼的事吵起来了。

男方答应的30万彩礼在婚礼那天全部到位,迎亲时又说酒席太贵,一时拿不出那么多。女方家长认为男方没诚意,不肯完成婚礼,男方家长指责对方“卖女儿”。

双方因为彩礼的事,大打出手,婚没结成,结了仇。

回来和几个朋友聊,到底女方该不该要彩礼,要多少合适?

有人从自身情感,社会规则上分析要不要有彩礼,给出答案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我看来,彩礼的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彩礼的动机和给彩礼的态度,才是真正反应感情的“验心石”。

知名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项经济行为,两个人结婚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办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所以,爱情和婚姻不同,爱情是两个人的风花雪月,婚姻呢,是两个家族共同努力成长下的社会效益。

所以,在女方看来,彩礼是一个家庭经济实力、财富地位的象征,代表未来生活的经济基础,彩礼比较高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投资给未来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对代际传递有好处。

但是,男方认为,过度扭曲的彩礼会使出资的一方陷入债务负担,应当适度。

在生活中,因为彩礼金额无法达成共识,准新人吵架甚至彻底闹翻的情景十分常见。

大学一个女同学准备结婚,一个女生开玩笑问她:“给了多少彩礼?”

女同学笑着说:“他抠门得要死,怎么舍得给?”

女生好心劝到:“要不要是一回事,给不给又是另一回事,你跟你男朋友说,你妈说结婚要10万彩礼,不然不嫁。”

没想到,劝出了问题,女同学按自己同学的建议去试探了男朋友,男朋友竟然不答应给彩礼,还指责女方隐藏太深,原来都没看出来她那么物质。

更气人的是,准婆婆给儿子出主意,让他先哄哄我那个女同学,跟儿子说:“让她怀孕,咱就能省十万彩礼,到时木已成舟,她不得不嫁的。”

最后女同学为此分了手,她男友一脸沮丧回家跟他妈妈说:“妈,都是你出的坏主意,现在好了,她已经跟我分手了。”

对于女同学父母来说,他们看待彩礼是带着一种补偿心理,从即将进入婚姻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认为自己女儿嫁过去以后,就是一种付出,所以也期待通过彩礼得到一种前置的补偿。

同时他们提到,从情感角度来看,彩礼的行为可以看做是为女儿在感情定价,他们要彩礼是希望通过彩礼获得最高价格的感情补偿。

那时候,通常的彩礼,一般10来万吧,男方家拿得出,之所以不拿,是觉得反正要结婚了,料女方会把名声看得重,彩礼不给,也可以结婚。

结果,一场金玉良缘以分手收场。

有人说,彩礼会看让人清一个人的真面目,知道他爱不爱你。

可是,你在试探别人的时候,也在试探你自己。你在算计婚姻的时候,婚姻也在算计你,只要两个人开始计较彩礼,无论经不经得起考验,你们都不再般配了。

我常听一些男生说,要彩礼是女方父母想要嫁女儿有面子,攀比和虚荣心作怪。

其实真正让父母有面子的是,后来一生的幸福。

彩礼应该是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的一份礼物,一个男人准备结婚,就该有担当,别人给的起的,你不应该认怂。

你很清楚,大多数姑娘要的不是彩礼,是幸福,你爱她,唯恐送你金山银山还不够,你不爱她,才拿彩礼的多寡来当借口。

所以,彩礼重要吗?重要。要结婚,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它激活了一段感情最尴尬的一面,只要它超过了一个人的支付底线,那么这段感情就会被重新估值。无论当初爱得多么浓烈,只要回到交易的市场,它跟菜市场10几块钱一斤的里脊肉一样,讨价还价。

那么,什么样的婚姻才不算爱情的坟墓?

别把自己当回事,结个婚而已,千万别搞成双边谈判会议,一轮接一轮,婚姻不是融资上市,别想着多捞好处,我们在婚姻里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女人不是弱者,不要把婚姻当成只赚不赔的投资,好的婚姻,女人是真正的操盘手,她会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的女性魅力,柔情似水,通情达理把婚姻经营的风生水起。

至于男人,在婚姻的角色里,应该像一座山一样稳靠,有担当,别说彩礼要给,你还要给一个女人在婚姻生活中不错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