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在线服务 搭建立体式咨询服务渠道

为了及时解决师生查找各类文献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图书馆搭建起了立体式咨询服务渠道。QQ群、微信群、电话、E-mail、办公留言5个通道同步提供服务。线上咨询方式使用便捷,交互性强,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方式。咨询量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解答文献信息咨询885个,传递各类文献548篇。每天有一位值班教师在群内为师生答疑解惑及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已形成近乎“7×24”小时的服务体系。一位读者在微信服务群留言道:“图书馆线上信息咨询服务有效地解决了文献查找难、资料获取难的问题,为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一道保障。”

图书馆教师回复微信服务群的日常咨询

在支持科研方面,图书馆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论文收录证明服务,在SCI/ EI数据库中检索其论文被收录情况,并依据检索结果出具加盖公章的收录证明。理学院张老师说:“上午,我根据图书馆网站发布的服务流程提交了收录证明申请表,中午就收到了领取通知,整个过程非常高效,而且是免费的。图书馆老师的服务态度很亲切,为我们准备职称评审材料提供了便利。”

持续精准发力 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支撑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上实施多项举措。一方面,深入二级学院了解师生文献信息需求,做好需求调研,引进真正符合师生需要的文献资料,例如,为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引进了EUROCAE标准、为法学院引进了Heinonline数据库、引进了师生呼声较高的世界著名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D等;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TALIS的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尽可能地通过集团采购、文献传递等形式,节约资源采购成本。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中外文数据库数量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使用效益近年来也有所提升。

目前,我校文献数据库总量已达到100个,提前完成了‘十三五’预定目标,数据库类型涵盖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等,包括考试考级、学习和就业类资源,引进了大量质量高的学术型资源,综合考虑到了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信息需求。校图书馆每年都会对数据库的利用情况做统计分析,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图书馆官网介绍数据库校外访问方式

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与网络中心通力合作,成功申请加入了教育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完成了数据库对接工作。学校作为CARSI会员,师生在校园网外就可以直接访问CARSI中多家数据库,包括常用的Elsevier SD、CNKI等,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访问学术资源。图书馆还及时搜集、整理、发布数据库厂商提供的免费访问资源、校外访问账号等信息,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抗疫微速递”专题版块,持续推出12期校外可用的电子资源目录推送。图书馆面对疫情对教学、科研的影响,及时响应、积极应对,努力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抗疫微速递”系列推送

打造品牌活动 推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

为了让师生们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每年4月至5月,图书馆都会精心策划、举办“阅随心动•激扬梦想”信息服务月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4届。活动旨在通过把信息服务月塑造成学校的文化品牌,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在信息服务月里,图书馆集中推出学术类讲座、素质拓展类讲座、演讲征文大赛、信息素养技能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新书展阅等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千余名师生参加。

图书馆线上开展信息服务月活动

今年,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图书馆将线下活动移至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知识竞赛、读书活动、线上讲座,既丰富了师生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大家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制作“口袋里的图书馆”小书签,总结了师生使用文献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通过电子资源、咨询服务、校外访问、常见问题等4个板块,以问答形式为大家答疑释惑。图书馆的口号是“将图书馆装进你的口袋,需要时图书馆就在你的身边。”

嵌入教学过程 探索信息素养教育新模式

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图书馆正在探索开展融入教学过程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与服务,提高学生发掘、评价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图书馆计划以1门研究生专业课、2门本科生专业课为试点,与任课教师深入沟通,分析本科生、研究生在每个阶段的信息资源及技能需求,采用录制动画短视频、在线直播、线下讲座等方式现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目前,已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学校师生文献信息服务选题的调研分析,正在制作信息素养教育短视频课件。

制作短视频时,我们优先选择师生最迫切的需求设定短视频主题,依托新媒体平台,将复杂冗长的知识内容分解为精准短小的微课程,希望在降低学生知识负荷的同时,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教师王代礼

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中航大图书馆教师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说:“没有一流的文献信息,就没有一流的教学科研。”图书馆未来将致力于更优质、更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在支持教育教学、支撑科学研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上持续发力,让更美好的图书馆与师生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