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你们这一天能摘多少斤鲜辣椒呀?”路人冲着辣椒田正弯腰摘辣椒的大娘们问道。

“以我们几个的手速,一天摘400多斤是没有问题的。”

“哦,那厉害了,按照当前摘辣椒费用0.5元/斤计算,你们这一天也有200多元的收入了,真是不错!”路人边听边感叹,在农村,只要足够勤劳,就能获取不错的收入。

不过,摘辣椒的大娘表示,她们摘辣椒并不是按重量计算工钱,而是按每天70元的标准计算。

不会吧,路人不解,为何放着每天200元不挣,如此闷热的天气,老板给你们施什么魔法了,给70元你们就心甘情愿?

如今市场上摘辣椒最低费用就是0.5元/斤,按照你们的标准计算,每斤摘辣椒费用才0.175元/斤,如此巨大差异,真是让人想不通。

但凡事出反常,其中必有缘由,对此,摘辣椒的王大娘,给出了她的答案:“看似我们吃亏了,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看似每天挣200元很过瘾,但今天摘完可能明天就没活儿了,一年365天,能挣65天的钱就不错了。

但我们不一样,虽然一天挣70元,但我们一年365天每天都可以挣70元,对,我们是这个农场的正式员工,没想到我们这70多岁的乡下老人,每年还有两万五千多元的稳定收入,做梦都能笑醒,若不是张老板,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谁还给咱们发钱呀!

我今年都71岁了,人家能接收咱,咱得感恩,唯有多付出多劳动,才能对得起人家,在这里干农活,其实也不算太累,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其实也不是每天都有农活,闲余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因此,俺们既能在这里挣钱,还不耽误忙碌自家农活,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到哪里去找呢?

张老板种植的作物以瓜果蔬菜为主,他为人特别大方,每天大西瓜随便吃,像这个季节,大棚西瓜已经下市了,但他依然保留着一部分不卖,就是留着给我们吃,对,他为人特别好!”

大娘口中的张老板,名叫张洪良,亳州市牛集镇张沃村人,在当地是极具影响力的种植大户,在他承包的200余亩土地上,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瓜果蔬菜不间断地上市,这样的种植模式,就需要像王大娘这样有责任心、勤劳能干的农村老人长期帮忙劳作。

张洪良:“通过近10年的摸索种植,这两年终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农业种植之路,我采取的种植模式是,冬天种植大棚蒜苗、黄瓜,早春种植大棚糯玉米、西葫芦,紧接着就是大棚西瓜,大棚西瓜套种甜瓜,紧接着的是大棚黄瓜和露天辣椒。

一年四季,没有空闲的时候,如此大的种植规模,单靠我们一家人是忙不过来的,随着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我的种植思路也在转变,在种管收环节与其花高价雇人帮忙,不如雇请常年能帮助自己的员工,虽然付出的代价相对高些,但管理相对简单轻松。

但凡能成为正式员工的人,都是自己认同的,平时自己在或不在,交代的事情都能完成得很漂亮,她们也知道感恩,有些我没有安排到位的农活,她们照样能尽心尽责地主动完成。”

有人说张洪良是聪明人,王大娘接着说:“不聪明能种那么多土地吗?不聪明能种植那么出色吗?不聪明每年能赚那么多钱吗?不聪明能让俺们佩服吗?

特别是今年,张老板非得发大财不可,大棚西瓜大赚一笔之后,如今辣椒行情又大火特火,他一下种植了50亩,照目前行情来看,今年一亩辣椒至少赚2万元,你算算,这钱赚得可吓人。”

如今的种植大户,虽然不赚钱的居多,但遇到一年好机遇,就能弥补多年的损失,但机遇并不是撞大运,而是靠眼光和坚守获取的。

希望像张老板这样有胆识有思路的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在振兴种植业的同时,也能带动农村闲余劳动力,让家庭困难户及还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也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