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师

导读:法师,在古代是一个极为尊贵的称呼,因为在这一称呼的背后,有十种与之相应的德行相配。那么是哪十种德行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清凉国师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藏经第35册No. 1735)中说:

在《华严经》的<十地品>中曾经提及,第九善慧地的菩萨修行一切的功德行愿,作大法师,不仅善于守护如来法藏,而且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为大众演说佛法要义,让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安乐。而具有以下十种德行者,才名为《华严经》中所说的善慧地的大法师。

在此之前,先划个重点:这里所说的十种德行,是处于第九地的大菩萨所具备的德行,请大家不要拿着凡夫对号入座,要不然的话,后果有点严重。嗯,当然,下次有机会,我们会在文章中说说作为真正佛弟子所应该具有的德行,那时大家再对号入座不迟。

那么,这大菩萨的法师十德是指哪十种德行呢?

一、善知法义

什么叫善知法义呢?

这是说,菩萨以无碍之智,善能了知一切法句义理的种种差别,那怕是甚深细微之处,菩萨也能一一通达无碍。

可以说是:点到那里那里会,就是如此so easy。

二、能广宣说

什么是能广宣说呢?

这是说,菩萨能够以甚深智慧,广为众生宣扬如来的种种微妙之法。而且,不仅限于一时一地一处一人,而是现身无量,为众生说法无碍。

简单来说,就像菩萨开了个佛法直播,只要有坚固信心作为手机,有修行的种种善法作为网络的人,都能看到菩萨的直播一样。

三、处众无畏

什么叫处众无畏呢?

处众无畏,是指菩萨身处在大众之中,善于宣说佛法要义,无论别人如何提出怎样刁钻的疑难问题,菩萨都能一一对答无碍,无所畏惧。

勉强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电影《功夫》里面,冯小刚大喝一声:“还有谁?”然后无人敢于应答的状态。

也就是说,此时的菩萨,是答遍天上人间无敌手的存在。

大家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话,可以读读拙作冷知识:佛经中说的处众无畏是什么意思呢?

四、无断辩才

这是指,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那怕是经历无量劫,也依旧是相续不断,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只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大家有兴趣了解菩萨的辩才的话,可以读读拙作什么是辩才?辩无碍辩指的又是什么?一文,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五、巧方便说

这是说,菩萨以种种善巧方便,随顺众生的根机,宣说一切法门,都能让闻法的众生明了通达。

六、法随法行

这是说,菩萨说法,能够令一切众生如说而行,随顺佛法正道而没有丝毫偏差,能够修行种种殊胜之行,不会踏入邪道之中。

七、威仪具足

这是说,菩萨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对于戒律行仪没有丝毫的缺犯,堪称楷模。

说到有威可畏,想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高僧,持戒精严,精于义学,当时许多人都纷纷向他求教。

其中,有一位僧人想要供养高僧一把扇子,但是几次上前,都被高僧的威仪所摄,始终无法开口。

他的一位好友见他踌躇的样子,于是就问他为何如此,他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和好友说了。

他的好友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有何难,扇子交给我,我帮你转达便是。”

于是,好友自信满满地接过扇子,就进去求见高僧。

结果,好友在高僧面前被威仪所摄,连扇子都差点掉到地上,直到问完问题出来,好友也没有把扇子送出手,最后,好友只好羞愧地告辞出来。

可见,高僧的威仪有多厉害。

八、勇猛精进

这是说: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行一切善法,化导众生,没有丝毫地退转。

九、身心无倦

这是说,菩萨整肃身心,修行种种殊胜之行,而且常常生起慈心,摄受化导一切众生,而没有丝毫的懈怠和疲倦。

十、成就忍力

这是说,菩萨修行一切种种的忍辱之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

这就是清凉国师在华严经疏钞中,所列举的第九地大菩萨的法师十德。看完直接就给菩萨们给跪了。菩萨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有木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