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像是一个“王国",有着自己的运营规则和秩序,其中阿里”内网“尤为出名。

阿里巴巴内网6月举行过一场面向全员的直播,公开讨论一位员工违规行为引发的争议。该员工曾被举报在一项内部考评中找下属代答,此后其受到的处罚被不少阿里员工认为“轻了”,引发争议,不少员工在内网留言说,代考事件突破了公司的诚信红线,属于一类违规,应直接开除。

阿里这场直播最高同时观看人数超过3万人,相当于每4位阿里员工就有1位正在观看。然而针对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扣除“代考”事件该P9员工这一年的股票和年终奖。

针对此次事件,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发微博表示:“在阿里巴巴内网,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这是阿里文化的底色,也是员工和管理者非常高效的沟通平台。阿里巴巴不需要一派和气,而在于倾听和表述真实的自己,鲜明的态度,这就是阿里内网的独特存在。我们永远不会删除刺耳的声音,声音越刺耳,观点越尖锐,讨论就越深刻,反思则越透彻。”

员工什么事都喜欢在内网里讨论,“内网”显然已经成为阿里的议事堂。

阿里的内网之谜

阿里的内网就像你大学的校内论坛一样,吐槽食堂的饭,各种相亲贴,给集团产品的各种建议,技术上相关问题以及一些社会实时热点新闻,内网的信息不允许截图,泄露,散布谣言,恶意夸大,内网的保密性很强,所以只有正式员工,才可以有权限访问内网。

而阿里内网近一年最大特色就是吃瓜,各种感情纠纷出轨包养借钱不还等等,当事人,往往是受害者在内网一挂,瞬间爆炸;也会有外部的瓜出口转内销回内网啦传播。每次一出事,大家会纷纷跑到主角的个人主页去留言加标签,各种火钳刘明。

阿里员工的基数比较大,发生各种有意思的事情概率就很高。

阿里员工为何敢实名吐槽?

在问及如何保持组织的活力时,阿里合伙人彭蕾认为是“公开和透明”。

彭蕾说,在阿里内部,对所有人的评价、奖惩都是透明的。“你没地方隐藏你的失职,即使是你手下犯的错误,你也要承担责任。但透明是需要勇气和制度支撑的。”

一位阿里员工向财新网证实了上述说法的真实性。“阿里内网有两大规则,一是实名,二是永远不删帖。“合伙人发表观点,‘芝麻’被一夜之间扣光也是常见的事情,没什么稀奇的”。这位员工表示。

有意思的是,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云曾被问到此点,他现场哈哈大笑,“阿里内网的活跃程度超过大家想象,所有问题和意见都可以提,都可以表达,而且历来都是实名。包括我发表的观点,同事觉得对的,会给我加分。觉得不对不同意的,那扣分的也多了去了!有时候(芝麻)分都快要扣光了。“

不可否认,阿里的企业文化一直都显露着些许的“侠气”和打鸡血的味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