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增强他们自身“造血”功能。南湖街道前巷社区采取岗位开发制度化、岗位设置科学化、岗位待遇标准化、岗位管理规范化等措施,积极开发公共服务岗位,为低收入户“量身定制”就业岗位,有效促进贫困户脱贫,在实践中趟出了一条公共服务岗位助力精准脱贫的好路子。

今年66岁的沃怀东家住前巷社区城市名园小区,因为和妻子都身患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社区相关负责人在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针对他不便长期外出就业、年龄大、身体不太好的具体情况,介绍他到小区的物业部门工作,有了这份劳动强度弱,但又能发挥实际能力的岗位,沃怀东一家很快就有了稳定的收入,顺利脱贫。

低收入户 沃怀东:一个月千把块钱,老伴平时物业上有事,来帮帮打扫打扫卫生,一天几十块钱,我们一月一千四五百块钱,生活很满意,活动活动身体很健康。

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前巷社区严格按照合理设岗、按需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开发岗位,除了物业,还设立了保洁、社区服务等多类型岗位,切实帮助低收入户就业。

低收入户 姜亚花:我的家庭情况,书记都知道,一来就找我在这里干,给60块钱一天,每个人都感觉到满意。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更好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低收入户稳定就业,前巷社区通过前期走访,详细了解社区内低收入户的家庭情况,并制作网格化管理图,分类标注特殊群体,坚持以人为本、因事设岗、因岗选人,采取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就近就地安置,一人一岗,真正做到为社区低收入户“量身定制”就业岗位,切实将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与充分安置就业有效结合,有效形成了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岗位体系。

前巷社区党支部书记 姜斌:通过这个平台,利用图标可以看到,普通户、党员户、低收入户、低保户和五保户。我们用色标把它标出来,通过网格化这个平台,我们对低收入农户,定期地安排他们就业岗位,做一些环境卫生,社区服务这一块,很轻松的,也不是出大的力量,就是让他们定期的,有一定的收入。我们小区里发现哪一个网格内有脏乱差的,我们就通过网格里面的低收入农户,比如说现在是10号楼9号楼这一块环境卫生差了,我们就找出他们网格里的低收入农户,参加我们的劳动。

据了解,前巷社区共有低保户59户,低收入户11户,五保户3户,截至目前,低收入户已经全部脱贫。此外,针对后期可能会出现的返贫现象,该社区还将开展技能培训班,帮助低收入户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良性循环。

仲利 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