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史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读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鼎鼎说历史原创创作,欢迎转载分享

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印度的独立已经成为了定局。摆在英国面前的是印度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独立。

印巴分治,孟加拉国独立

要知道在英国殖民印度之前,印度一直都是分裂的。即使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英印属地内部也是存在着严重的宗教冲突。即使是英国有心要让印度以一个统一的方式独立。但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无法使得印度统一。

在两难之间,英印末代总督蒙巴顿干脆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宗教信仰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聚集的地方分别建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南亚的孟加拉地区也被一分为二,将西孟地区并入了印度,而信仰伊斯兰教的东孟则归属于巴基斯坦,也就是东巴基斯坦。

东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之间隔着一个印度,两地除了都是信仰伊斯兰教以外,无论是语言还是其他的什么方面与巴基斯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印巴分治之后,两国关系的不和,印度想要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不断挑拨东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使得东巴基斯坦与巴基斯坦之间越来越貌合神离。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打响。印度趁机入侵东巴基斯坦瓦解了巴基斯坦对其的统治,在印度的支持下,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

过多的人口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孟加拉国虽然是在印度的帮助下独立,但是对印度本身也是有很深的戒心。印度在建国以后领土野心路人皆知,先占领了锡金,接着又控制了斯里兰卡等国。面对印度,新生的孟加拉国是有所警惕的。所幸的是孟加拉国人口基数足够,加上孟加拉国的信仰与印度截然不同。如果印度强行吞并的话,所付出的代价是它无法接受的。

但是,孟加拉国始终笼罩着危机。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增加人口。只要人口足够,那么印度就对它无能为力了。在国家的鼓励下,加上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的关系,孟加拉国人口迅速增长,达到惊人的1.6亿。要知道孟加拉国的国土面积仅仅只有14.4万平方公里。而且它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

仅仅依靠农业要用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换取1.6亿人的生活实在勉强。庆幸的是孟加拉国土地肥沃,靠农业经济勉强地养活了1.6亿的人口。但是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困难无比。加上快速增长的人口,更加的拖累了孟加拉国的经济。

为了改善国内经济,孟加拉国也实行过经济计划,先后进行了一个两年计划以及三个五年计划。也对国家企业进行过改造。虽然,孟加拉国的经济建设计划使得国内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增长的部分却完全被人口增长所消耗。它的发展至今主要来源是通过外援获得。

孟加拉国最严峻的问题不是经济上带来的问题,而是人口上带来的巨大压力。人口过多导致人均可耕种土地不断减少,越来越多人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导致孟加拉国失业率进一步高涨。使得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孟加拉国作为新兴的国家却始终无法发展起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几乎为零,这也使得它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