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講武談兵|五代機還未完成,俄羅斯上馬研發六代機靠譜嗎?)

近日,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經理塔拉先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米格航空器集團和蘇霍伊公司將聯合開發第六代戰鬥航空系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第六代戰鬥機。他還透露,米格集團和蘇霍伊公司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組建一個聯合研發機構,專門負責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

冷戰時期,蘇霍伊設計局和米格設計局在戰鬥機研發上一直是相互較量的對手。此次蘇霍伊和米格強強聯手,共同研發對於俄羅斯空天軍來說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第六代戰鬥機,至少在蘇俄航空史上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取消垂尾被認爲是六代機的技術特徵之一。圖爲法德西聯合研製NGF戰鬥機模型

莫衷一是的第六代戰鬥機

雖然此次俄羅斯航空工業高層第一次公開表示將要研發第六代戰鬥機,但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情況。目前,只有俄羅斯媒體發佈的一些藝術家繪製的第六代戰鬥機想象圖。其實,從世界各國航空工業界的角度來說,對於第六代戰鬥機究竟採用哪種設計概念和技術標準也是莫衷一是,這與之前五代戰鬥機的設計研發形成了鮮明對比。

如果我們梳理戰後歷代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正是在作戰需求和技術進步兩方面作用的推動下,才使得戰鬥機幾乎以每十年前進一大步的速度跳躍式進步,從而達到了今天集人類最頂尖技術與智慧於一身的水平。

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以蘇聯米格-15和美國F-86爲代表)的設計思路很清晰,就是更高、更快、更強,在飛行速度、升限以及機載武器等方面全面超越之前的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如果說在二戰中,美國P-51“野馬”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還能憑藉機動性優勢有機會擊落納粹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話,那麼在朝鮮戰爭中,美國海軍F4U“海盜”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遇到蘇聯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就只有被“屠殺”的份。

俄羅斯至今還未批量裝備蘇-57戰鬥機

之後,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以蘇聯米格-19和美國F-100爲代表)繼續在“更高、更快、更強”的道路上飛奔,並且實現了超音速。在經過戰火淬鍊和技術快速發展的助推下,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以蘇聯米格-21/23和美國F-104/4爲代表),不僅實現了兩倍音速以上的最大平飛速度,而且多用途性能也大幅增強,可用於制空、對陸對海攻擊、偵察、電子戰等多種任務。

到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美國、蘇聯、法國等國吸取了越南戰爭以及中東戰爭中空戰的經驗教訓,在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以蘇聯米格-29/蘇-27和美國F-15/16爲代表)的設計上,除了速度、高度和多用途作戰能力,更要求有更好的機動性能、更強的航電系統以及更先進的機載制導彈藥。特別是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次真正實現了超視距對空/對陸攻擊,堪稱是戰鬥機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跨越,徹底改變了整個空中作戰模式。

六代機擁有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

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批量服役並投入作戰使用後,美國和蘇聯又根據實戰經驗以及技術發展水平,分別研製了第五代戰鬥機,這就是的F-22和米格1.44。特別是F-22“猛禽”第五代戰鬥機,開創性地實現了4S設計標準,即“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以及數字信息化能力”。後來出現的以及在研的各型第五代戰鬥機,包括殲-20、蘇-57、F-35、KF-X、TF-X以及“心神”等,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了F-22“猛禽”戰鬥機設計思路的影響,全部或者部分貫徹了4S設計標準。

那麼,從第五代戰鬥機發展到今天,按照時間跨代來說,其實第六代戰鬥機早就應該出現了。而之所以到目前爲止,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推出成形的第六代戰鬥機原型機,就在於第五代戰鬥機投入實戰的時間太晚,沒有爲第六代戰鬥機積累太多有價值的實戰經驗。美國空軍F-22“猛禽”第五代戰鬥機在2005年正式服役,2007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直到2014年才首次參加實戰。而F-35“閃電”Ⅱ戰鬥機參加實戰的時間更晚,2018年由以色列空軍完成的,而且還不是美國空軍。目前,只有美國研發的這兩款第五代戰鬥機有實戰經歷,並且還都是以對地攻擊爲主,沒有發生空對空作戰。這樣就無法通過實戰來對現有的第五代戰鬥機性能進行全面的檢驗。那麼,自然也就不太可能爲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提供多少可供參考的依據。

六代機應擁有更強的隱身能力

另外,航空技術發展到今天,確實遇到了一定的瓶頸,這也對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以往依靠技術牽引研發的思路在某種意義上講已經不那麼管用了。目前,與戰鬥機研發相關的隱身技術、飛控技術、氣動力學、流體力學、動力系統以及機載武器等方面的技術已經遇到了天花板,亟需質的突破。而變循環發動機、柔性機翼、直接力控制、全智能化飛控系統等新技術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所以,即便是現在研發所謂的第六代戰鬥機,其應用的也基本上是現有的航空技術,還無法與目前的第五代戰鬥機形成技術代差。

歐美第六代戰鬥機浮出水面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國家率先公開了所謂的第六代戰鬥機研發計劃,這就是英國BAE系統公司在2018年範保羅航展上展示的“暴風”以及法國、德國、西班牙三國在2019年巴黎航展上展示的NGF。這兩種歐洲第六代戰鬥機項目在當時都展示了全尺寸模型,而且氣動外形設計很相似,包括菱形折線機身、蘭姆達主翼、V形尾翼、兩側DSI進氣道等。

歐洲國家領世界第六代戰鬥機研發之先河,倒也不讓人感到奇怪。因爲歐洲國家在第五代戰鬥機上沒有實際成果,以至於各國只能爭前恐後地拿着大把鈔票去美國買F-35“閃電”Ⅱ戰鬥機。那麼,在跨過第五代戰鬥機之後,歐洲國家顯然想在第六代戰鬥機研發上佔有一定的先機,不希望完全依賴於美國。

英國展示的“暴風”戰鬥機模型

但是,從“暴風”和NGF這兩種歐洲第六代戰鬥機的全尺寸模型來看,其主要應用的技術基本上還是第五代戰鬥機的水平,只是在設計概念上有一定的創新。比如,歐洲第六代戰鬥機從一開始就是按照構建空中作戰體系的思路來設計的,而不只是單純的一型戰鬥機。在整個空中作戰體系中涵蓋了包括有人戰鬥機、無人機、偵察機、預警機等多種機型,能夠執行制空、對陸對海攻擊、偵察、預警、電子戰等多種任務。這一點就比美國F-22“猛禽”第五代戰鬥機的設計理念提升了一個層次。

另外,歐洲第六代戰鬥機所配備的機載武器也都是全新研發的。尤其是各類遠程對陸對海攻擊制導彈藥,全部採用隱身化設計。這一點也是美國F-22“猛禽”第五代戰鬥機在研發時所不具備的。

美國空軍和海軍也在一直論證第六代戰鬥機的設計概念,包括洛克西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在內的軍工巨頭也提出了多個設想方案。對於美軍來說,如果要研發第六代戰鬥機,就必須在各方面都要與F-22和F-35形成質的技術和性能代差,包括:完全取消尾翼,以發動機引流的直接控制力代替氣動面;裝備高能激光武器,以取代傳統的機炮甚至近距格鬥空空導彈;採用智能蒙皮,取消所有傳統天線以及傳感器;採用高性能變循環發動機,可實現高馬赫數巡航,等等。而且,還有更爲重要的一點,就是美軍希望第六代戰鬥機能夠實現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一體化設計。可以說,美軍所設想的第六代戰鬥機研發難度相當高,甚至是當初研製F-22“猛禽”第五代戰鬥機的數倍。

NGF戰鬥機模型

強強聯手能否重現輝煌

面對美國以及歐洲國家咄咄逼人的領先態勢,俄羅斯航空工業界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經理塔拉先科接受採訪時就很明確地表示,美國和歐洲飛機制造商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所以,米格和蘇霍伊兩大俄羅斯最強的戰鬥機研發企業必須強強聯手,才能夠應對其他國家的挑戰。

那麼,對於俄羅斯航空工業界以及俄羅斯空天軍來說,米格和蘇霍伊聯合研製第六代戰鬥機,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蘇-57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經驗教訓。在第五代戰鬥機研發項目上,蘇霍伊公司一家獨大,將其他研發企業排除在外,而且在方案設計上過於保守,以至於最後推出的蘇-57並沒有完全達到俄羅斯空天軍的要求。

如今,俄羅斯國防部和空天軍“騎虎難下”,要麼大批量採購性能無法與其他國家第五代戰鬥機對抗的蘇-57,要麼只能儘快啓動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項目。顯然,俄羅斯國防部和空天軍選擇了後者。而且,在第六代戰鬥機研發上,由米格和蘇霍伊進行分工合作,更有利於項目的順利推進。

高仰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