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不少人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寒冬期”。项兴初作为江淮汽车的总经理,在中国汽车行业兢兢业业深耕几十年,对行业有着深刻的了解。项兴初通过对当前汽车市场进行精准分析,总结并分享了江淮汽车应对“寒冬期”的相关举措,让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项兴初分析说,过去,汽车产业在资本的追捧下逐渐变形,造成了产能过剩的严重后果;而如今,大家投资汽车产业的冲动在散去,回归了理性。所以项兴初认为目前汽车产业回调的局面,可以帮助它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现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消费者的出行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项兴初认为消费者需要解决的是出行问题,未必是想拥有这辆车。“这没什么不好的,网约车大大提高了保有车辆的利用率。很多人买了车,车的闲置时间估计是一天20个小时左右。我们可以把资金资源投到其他地方,未必要买辆车放在那闲着,这对社会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项兴初说。

项兴初认为,细分市场还有增长的机会。比如,在MPV(商务车)受到高铁的挤压后,江淮汽车在大力地推动MPV往网约车的细分市场发展。2019年1月份,江淮汽车运营了网约车公司,目前在合肥的增长势头非常好。在细分市场上,瑞风M4的表现不错,客户对江淮汽车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项兴初认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第一大优势是大市场。中国市场一年有4000万的车辆交易量,基本上是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大市场总是孕育着大机会。

其次,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最懂中国消费者。汽车是一种流动的文化,体现的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喜好,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应当牢牢地把这些基因传承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正向开发能力、质量保障、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新车质量与合资企业相比,差别并不大。

另外,在5G商用方面,中国也遥遥领先。在5G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场景建设、5G运营等方面,中国都已启动,因此,项兴初认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可利用这一国家优势实现突破。

在“新四化”背景下,项兴初认为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寒冬期”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连续高速发展了二十余年,当前的汽车企业应该正确地对待汽车行业的寒冬。

在项兴初的带领下,江淮汽车已经找到了应对中国汽车行业“寒冬期”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方法和路径对其他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参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淮汽车和中国汽车行业会绽放出新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