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是不是很遥远?我们常说工艺传承,那么那时人们是如何做茶喝茶的呢?

文字记载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知识,但影像却能给我们以更加真实和身临其境的感受。前不久,贝叶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组非常珍贵的照片,文章说大约拍摄于1885年。

这组照片的珍贵还在于其完整性,记录了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等过程,也记录了当时外国人对中国茶叶的理解和学习的场景,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图一

从农村到茶厂的粗加工茶叶(毛茶),在进行称重和检验。所有照片大约拍摄于1885年。

图二

一群工人在大而浅的竹制容器中揉捻茶叶,从而在发酵或氧化之前,揉捻出茶汁。

图三

一队熟练的工人在用大锅炒茶,这是提升品质的程序,阻止茶叶发酵或氧化。

图四

茶叶在茶叶加工公司的厂房内进行木炭干燥。

图五

审评室里的三名中国员工,以及他们正在审评的一长排匹配好的泡好的茶叶和装有茶叶的碟子。在左下角,品茶师的容器(相当于一个华丽的痰盂),是一个呈沙漏状装置。

图六

西方品茶师(chasi或 "chharees")展示他们辛辛苦苦学到的专业知识;至少要有五到六年的经验,才能拥有相应的审评和感知力,以评价用于出口的中国茶叶。

图七

将成品茶叶包装到木箱中,通常是有内衬的。在这里,中间的黑衣工人正在将茶叶冲压成箱,以确保包装的严密性。

图八

一列挑着扁担的搬运工人将茶箱运往货主,茶叶到达预定市场后,这些装饰得五颜六色的茶箱本身往往成为有价值的收藏品。

图说内容为贝叶根据原文翻译,不准确或错误之处请见谅!大家还知道哪些珍贵的关于茶叶的照片,欢迎留言交流和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