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走长征路的全国政协委员又上路,为80年老报业传经送宝)

【编辑/李影 统筹/王梅梅】昨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到新华日报社(集团)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并被聘请为新华日报社(集团)艺术顾问。交流中,吴为山特别提出要灵活运用艺术语言,讲好红色故事。红船编辑部注意到,作为13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从呼吁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到用雕塑语言展现中国文化,再到重走长征路考察红色遗迹,吴为山始终身体力行地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

新华日报社为吴为山颁发聘书(图片来源于交汇点)

助新华报业挖掘红色资源

7月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一行应邀到访新华日报社(集团),考察调研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

期间,他们共同参观了新华报业传媒广场清风廊、春园等文化设施和新华日报社报史馆,直观了解新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员工风貌、文化传承和建筑环境。并了解到,新华日报社正以新报史馆改扩建项目为抓手,推进报社红色文化氛围提升。

据了解《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抗战烽火中诞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政治机关报,毛泽东曾先后三次题写报头。

在与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交流中,吴为山表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新华日报历经82年传承发展,历史底蕴厚重,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具有特殊地位,报社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因此,吴为山提出要灵活运用艺术语言,讲好红色故事。

此外,当日,吴为山还被新华日报社聘请为新华日报社(集团)艺术顾问。他谈到,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帮助新华报业挖掘红色资源、定格红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吴为山将为新华日报社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报社打造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环境,进一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13年老政协紧盯红色文化

红船编辑部注意到,从2008年开始,吴为山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又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从自身职业出发,成为他履职政协委员的特点。期间,吴为山始终关注并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去年两会,吴为山提交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及其传播”的提案,他提出,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一年来,同时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和国家教材委委员两重身份的吴为山,身体力行地把自己的提案落到了实处。

今年是吴为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3个年头,这次他带来了四篇提案,并且都与“文化”有关,其中专门提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以及保护。

在两会提案中他提到,他深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调研时发现,革命圣地中高质量的艺术精品仍然缺乏,甚至还出现一些不理想、低品质的作品。并且红色题材艺术经典大都被收藏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而相应的有关的老区革命纪念馆却鲜有收藏。为此,他提出“呼吁加强红色题材精品创作,并落实到革命纪念地”的提案。

此外,他还强调要加强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要让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进入革命纪念地讲述中国革命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护红色遗迹,吴为山曾经还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去考察,发掘哪些地方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对红色文化的挖掘还不是很充分。他也建议想要创作红色题材作品,可以试着重走长征路等方式了解红色历史。

抗疫创作《使命》(图片来源于央视网)

用雕塑语言展现中国精神

艺术是无声的语言,也是凝心聚力、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著名雕刻家,吴为山善于用雕刻艺术讲好红色故事,展现中国精神。

从1992年受邀为书法家林散之塑像开始,他踏上为中国文化名人塑像之路。此后,他为费孝通、钱伟长、季羡林等大师塑像,渐渐地又将现代文化名人扩展到历史文化名人。

多年来,吴为山像一名文化使者一样游走于各国之间,由他创作的雕塑作品《伟大的行者——马克思》立于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西蒙广场;《齐白石与达芬奇的对话》落户意大利佛罗伦萨;《孔子》《老子》等雕塑作品,也遍布在世界各地,展开了一次又一次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融和对话。

2003年,他的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他是该奖项设立50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艺术家。2012年,他摘得了“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唯一雕塑金奖,是该奖项设立122年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华人艺术家。今年2月29日,在2019第七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活动中,吴为山获年度人物奖。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索出独树一帜的中国雕塑艺术,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多样共存的文明魅力。

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配上了吴为山的雕塑《雷锋》,他说,好的作品进教材,它可以千秋万代留下去,一个教材比一个美术馆,比一个展览馆还重要,因为它是孩子们天天要看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吴为山用雕塑记录下“抗疫”一线人员,为担当“使命”的医者立碑,据悉,他的作品《使命》展现的是一位“90后”抗疫战士身着防护服,高举右手庄严向人民敬礼。

这尊雕塑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担当救死扶伤使命的医护人员留下鲜活的形象。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线上展览中现身后,一经推出便感动了许多观众,引起强烈反响。

【资料来源:交汇点、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人民日报、红网等】

李昂 本文来源:红船编辑部 责任编辑:李昂_NBJS102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