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暴雨!特大暴雨! 进入7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持续强降雨,江淮、皖南、皖西、浙西北等地洪水成灾。

面对突如其来的雨情、汛情、险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齐心战“洪魔”,合力保畅通,日夜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7月18日,宁芜线慈湖河桥下水位暴涨,芜湖工务段组织职工紧急抢险。(央广网发阳扬 摄)

携手并肩抗洪,各级干部靠前指挥

入汛以来,长三角地区境内皖赣、宁芜、芜铜、合九、京沪铁路等多个区段频繁遭受暴雨扫荡、山洪侵袭,洪水超警戒水位,发生线路边坡溜塌、水漫道床等影响行车水害84处,铁路安全畅通受到威胁。

面对雨情汛情、险情灾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干部靠前指挥,做到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铁路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强化值班包保和督导,推进防洪防汛制度落到实处。”上海局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值班和干部包保制度,全面落实防洪主要领导负责制,成立督导检查组,分片区、分系统包保,火速赶赴防汛第一线,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哪里汛情最严重、哪里险情最突出,领导干部就要到哪里,身先士卒,做好坚实后盾,与职工并肩携手奋战,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各级干部直接参加现场抢险2009人次。

汛情,牵动着铁路人的神经。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铁路相关站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工务、电务(通信)、供电、车务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做到在岗在位,落实带班制度,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运输、调度、机务、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严格执行汛期安全行车措施,该慢则慢、该停则停,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运输安全。

7月6日10时15分,绩溪县黄土坑山区皖赣线一处道床,受到降雨和洪流冲刷。芜湖工务段党政领导现场指挥,封锁线路,及时组织人力,动用挖掘机清理冲刷泥石。黄山、绩溪线路、综合车间等60余人协调联动,对冲空道床进行回填捣固。14时43分,首趟列车限速通过。

7月7日6时35分,芜湖工务段黄山桥梁车间主任戴兆平和职工童学举,巡线至绩溪县境内皖赣线金沙至黄土坑区间69号桥时,发现桥下河道水位暴涨、流速较快,冲刷桥台及“八”字墙,立即向单位调度部门和正在附近抗洪抢险的段领导汇报,并派人现场看守。上海局集团公司领导坐镇现场指挥,工务等部门技术人员分析水害成因,研究整治方案,现场投入劳力120余人次,连夜奋战,3台挖掘机、2台手持风镐步调一致,对“八”字墙外侧冲空处所抢险,回填加固,抛投片石12车、300立方米、袋装水泥16吨,成功架设一孔24米便梁。7月8日6时9分,列车以15公里时速从桥上平安驶过。

在洪灾危急时刻,铁路干部职工纷纷挺身而出,冲入激流,人背肩扛手抱,抢卸片石,搬运路料,堆码土包,打桩护路,增补道砟加固水毁路基,争分夺秒,连续奋战抢通线路。许多职工连续在现场奋战,风雨无阻,蹚泥踏水,忍耐蚊虫叮咬,有的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泛白发皱、浮肿变形。

7月18日7时20分,合肥地区连续暴雨,合肥绕行线一处铁路钢梁桥水漫至钢梁上盖板,超警戒水位2.1米。合肥桥隧车间主任孙学文第一时间赶至现场,组织40名抢险队员,经过45小时全力奋战,清除河面漂浮物,排除险情。同时段领导在调度指挥中心紧急布置,封锁线路,安排重载轨道车压梁,提高桥墩、梁体安全稳定性。

真情送温暖,关爱暖人心。7月15日起,上海局集团公司领导深入沪昆、宁芜、皖赣线和宁安、金丽温高铁等防洪重点地段检查指导,慰问坚守一线的广大职工。集团公司工会已向各单位分别下拨送清凉费用1079.22万元、药箱药品更新费用163.76万元,筹备部分慰问品,对48个暑期及防洪重点单位走访慰问。同时,深入开展走访慰问和面对面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职工实际问题,把组织的关心传递给每名职工。

7月21日,安徽境内连降暴雨,造成阜六线多处塌方,阜阳工务段组织党员突击队对线路边坡打桩,加固路基。(央广网发 蒋霆摄)

急难险重任务,共产党员冲锋在前

抗洪一线,党旗飘扬。在抗洪抢险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铁路党员干部撑起“主心骨”,冲在最前面,守在最险处,争当“排头兵”。“青年防汛抗洪突击队”“青年应急救援突击队”,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筑起了一道道防洪“青春堤坝”。

“汛情紧急,线路抢险,我们党员先上!”“防洪抢险不分昼夜 ,安全责任永在心中。”……铿锵有力的话语,映照着广大共产党人的初心。7月2日19:41,宁国市降雨量达80.1毫米。芜湖工务段宁国维修工区党员工长马健、副工长查桂勇接到调度命令后,迅疾带领3名值班职工紧急行动,提起道尺、抄起铁锹冲向黑夜。抵达霞西附近地段水灾现场后,他们与暴雨较量,疏通水流,消除水害隐患,复核线路几何尺寸,保障线路安全畅通。

7月10日16点,安庆地区暴雨如注!安庆线安庆北站北端一处发生水漫道床,侧沟堵塞。合肥工务段安庆线路车间立即组织12名党员和青工组成党员突击队,紧急行动,合力抢险。到达现场后,党员何文清、沈训武身先士卒,不顾大雨磅礴,立即跳进齐腰深的水沟里,叉挑手掏,疏通排水。2小时后,洪水退去,水害消除,线路开通。何文清家离工区只有几公里,他一个多月未回家,始终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到防洪抢险中。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7月17日至21日,皖西暴雨成灾。安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的六安市裕安区华山大道下穿电厂运煤专用线工程,施工现场受暴雨和两侧河水倒灌影响,洪水淹至屋顶,车辆受阻、人员被困,情况危急!所在项目部迅速组织党团员青年突击队,冒雨蹚水抢险,安排人员步行撤离积水路段,确保人身安全;与洪水搏斗,紧急转移贵重物品和车辆等物资设备。

7月21日上午,现场积水消退,他们鼓起干劲,请专业人员对项目部进行清理消毒,迅速投入灾后重建工作。

“暴雨淹没了道路,挡不住我们的脚步。”“我个子高,会游泳,我去防洪点吧。” 合肥供电段青年职工杨一凡主动请战到防洪区段巡视。7月10日至12日,阜阳地区连降暴雨,局部日最大降雨量达140毫米,京九铁路沿线水位陡涨,涵洞积水到腰深。合肥供电段、阜阳工务段等单位“以雨为令”,组织“拉网式”巡查防洪重点区段,合力保障京九铁路安全畅通。

洪灾无情,人间有爱。进入7月,因强降雨造成淮南线、京沪线和商合杭、合福高铁限速慢行,部分区段列车晚点。徐州、蚌埠、合肥、南京、芜湖东等客运单位组织休班党、团员加班加点,接受旅客问询,办理改签、退票服务。黄山北、芜湖等站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向晚点列车旅客送去饮用水和食品。

车窗外,风雨交加;车厢内,暖意融融。7月9日,江西、贵州等地突降特大暴雨,部分区段线路封锁缓行。党员列车长章宁带领乘务员在车厢向旅客安抚解释,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车上情况,湖口、池州、芜湖站及时配备应急食品,优先向老幼病残孕旅客分发,然后依次向其他旅客有序分发。次日凌晨3时28分,列车终于平安到达南京站。

7月13日2时45分,合肥客运段北京二队二班担当的安庆至北京西K1072次列车,因合九线洪灾限速,列车晚点从合肥站开车。叶文忠、张永忠两位列车长带领车班党员查健、余炳富,耐心地向车厢501名旅客宣传解释,利用列车广播致歉,为重点旅客送去热腾腾的饭菜,向旅客提供成本价盒饭,车内卫生随脏随扫,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衬衣。14时38分,列车到达北京西站,受到旅客的好评。

截至目前,上海局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以交班会、视频会、电话等多种形式紧急动员1092次,成立党员突击队1302个,开展突击奉献6306次,共有5519名党员主动请战,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7月18日,合肥地区大暴雨,铁路绕行线一处铁路钢梁桥水漫至钢梁上盖板,超警戒水位2.1米。合肥工务段紧急组织人员全力打捞河面漂浮物,确保汛期线路安全。(央广网发 刘振华摄)

运用信息化手段,科技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如何提升科技防洪能力?上海局集团公司树立“防重于抢”的防洪理念,不断增强全员防洪安全意识,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防洪重点地段专项整治力度,提高防洪安全隐患排查质量,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行车办法,综合施策做好汛期应急抢险处置,确保汛期行车安全稳如磐石。今年,集团公司投入3200万元,用于专项整治,用一系列技术与洪水“赛跑”,形成抗洪能力。

“我们与各地工务段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国土和防洪指挥部等部门联系,建立信息沟通及协调机制,随时掌握气候、水文变化及地质灾害监测情况,数据集成高效。”上海局集团公司工务部线桥科高级工程师朱雷负责防洪办工作,他说:“降雨期间,我们安排专人驻守地方防汛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气象、水库泄洪等相关信息,加强汛期雨情预报分析工作,提前对行洪桥涵及路基采取防范措施。”

铁路部门充分利用谷歌地图、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及时发现危岩落石、河流改道等影响度汛的隐患。防洪减灾,已从过去依赖“人盯人”“用眼看天气”等传统方法,逐步转向运用智能新技法,借力“慧眼”观天象,做到对铁路防洪抗汛工作提前预知,主动预防,精准防洪。

上海局集团公司防洪办“防洪网”智慧服务平台,像个“智慧大脑”。集团公司上下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实时动态掌握区域雷达云图、天气预报、台风路径、实时雨量、水害地点等信息,为科学防洪提供依据,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上海工务段运用新型管道检测机器人对境内立交桥排水涵管加强检查研判,及时发现、处置隐患,操作员通过超清画质显示屏准确捕捉管道内实时情况,进行无死角检查,确保汛期桥涵设备状态优良。

蚌埠工务段与蚌埠市气象局联合开发“铁路交通气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利用这个平台,手机可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提醒短信,巡检人员利用‘灾情随手拍’功能,可将现场病害隐患照片、里程、文字等信息,及时上传到防洪办系统终端,实现信息共享。”该段防洪办工程师陆寅说。

7月18日,合肥地区大暴雨,铁路绕行线一处铁路钢梁桥水漫至钢梁上盖板,超警戒水位2.1米。合肥工务段紧急组织人员全力打捞河面漂浮物,保障汛期线路安全畅通。(央广网发 刘振华摄)

在汛期前中后期,集团公司时时绷紧“安全弦”,重点组织工务、电务、供电等系统单位全面排查设备隐患,组织人员“上山下河”摸排情况,突出对山区铁路的高堤深堑、沿河路堤、隧道仰坡、粉砂土路基、支挡结构、排水设施、危树、桥梁扩大基础等防洪重点设备地毯式检查。

“水流倒灌流速0.154米/秒!”芜湖桥梁车间四湾路桥梁工区工长于来安手持便捷式水流测算仪播报着数据,职工朱明辉立即做好记录。7月18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宁芜线慈湖河桥下水位暴涨,水位突破9.4米,水漫钢轨。在此地段24小时值守的芜湖工务段马鞍山线路车间和芜湖桥梁车间人员发现险情后,40余名职工紧急行动,投入抢险战斗,采用土袋堆码、关闭闸口、抽水排水,稳固道床,为及时消除隐患赢得了宝贵时间。

暑期、汛期,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铁路站车优质供水工作,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旅客的美好出行和身心健康。合肥给水公司借力数字化、信息化生产调度平台,在科技防洪上大显身手,实现生产过程远程监控可视化,保证了汛期水质安全。“我们利用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对设在江淮地区的29个给水所进行远程监控,动态掌握设备状态、实时积水、汛情总貌。”合肥给水公司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人员介绍,通过给水远程自控系统,随时掌握18个在用的GPRS给水远程自控给水站点扬水机组、消毒设备等设备运行情况;通过智能巡检系统,跟踪给水设备巡、检、修工作开展情况。

风雨同舟战洪魔,众志成城保畅通。入汛以来,铁路人激流勇进,用钢铁般的意志,连续奋战,在暴雨洪灾中经受考验,构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