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邹诗贫是个土生土长的土家族女人。20年来,她一直在道路养护一线工作,现在是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路局宝塔坡公路管理站的站长。

7月22日傍晚,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结束白天的路面整修工作。休息两小时后,她将进行当天的最后一项工作——夜巡。

出发

晚上8点半,人烟稀少的武陵山区一片漆黑,深藏其中的宝塔坡公路管理站小院渐渐热闹起来。

20时30分,邹诗贫和同事们开始夜巡的准备工作。

邹诗贫和同事们从库房里往皮卡上装养路工具,铁锹、铁锤、锄头、钢钎、应急灯、锥形桶、标志牌……这些工具是夜巡的标配,虽看似简易,却十分有用。

宝塔坡公路管理站负责国道351、省道364的部分路段,共60公里,一般需要2个小时才能巡查完毕。在夜巡过程中,她和同事们要留意路上每一处安全隐患点,一旦发现立即清除。汛期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有时候夜巡要3到4个小时才能结束。

巡查途中。

整装工作十几分钟就完成了,邹诗贫拍拍手上的灰,麻利地坐进车里,发动皮卡。挂挡、加油、打方向……她的驾驶动作干脆利落,“我很早就会开车了,以前开东风140货车,在山里拉石头,修路用。其实我喜欢开货车,因为视线好,还练技术。”

“女司机”邹诗贫。

山里的夜晚有点可怕,皮卡的灯光孤独地照着前方,风声、水声、引擎声,记者第一次跟车的夜巡开始了……

车祸

21时16分,养路工们在国道351肖洞湾段发现车祸。

“出事了!”发现前方一辆越野车撞断安全护栏停在路边,邹诗贫马上靠边停车。

他们第一时间取下车上的锥形桶封锁半幅道路,其中两名养路工站在事故现场前方路段提示过往车辆注意避让,其他人则在现场确认事主身体状况,联系路政、交警和救援车辆,确认路产损坏情况。

第一时间布设锥形桶,封锁事故道路。

查看车辆和人员情况。

掌握情况后,邹诗贫开始打电话联系有关部门。

第一时间准确报告现场情况。

邹诗贫在现场和同事沟通。

在事故现场前方路段引导车流的养路工们。

邹诗贫告诉记者,近期的持续降雨导致路面情况复杂,这已经是入汛以来的第4起车祸了。“我们每天守着这条路,对这种交通事故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工作真的要做到位,不能有任何小疏忽、小松懈,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防止发生意外。”

滚石

夜巡路上,邹诗贫每次停车都搞得记者一头雾水,总是要等到她和同事们已经下车清理滚石、碎石时,记者才能反应过来刚才究竟为什么停车。“你们的眼神真的太太太太好了!”记者数次感叹。

22时10分,养路工们在省道364唐家河段清扫路面碎石。

22时18分,邹诗贫在省道364渔泉河段清理路面滚石。

其实一路上的安全隐患不仅滚石,被遮挡的标识标牌、倾倒的树木……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邹诗贫和同事们就是要在夜巡路上及时发现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让过往车辆安全通行。

一路上,邹诗贫基本都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这个速度最适合观察路面情况。

“其实夜巡虽然累,效率还是蛮高的,有些问题可能白天看不出来,晚上就容易辨认。”邹诗贫说。

塌方

巡查途中,邹诗贫接到一个电话,得知国道351雷家台一桥附近出现塌方导致交通阻断。据了解,该位置夜间的车流量(尤其是货车流量)较大,必须立即抢通。

22时31分,邹诗贫接到电话得知雷家台一桥位置出现塌方险情。

挂掉电话,邹诗贫立刻电话协调宝塔坡公路管理站的其他人员和机械设备,前往事故路段进行作业。

记者:“刚才是谁打给您的电话?”

邹诗贫:“不认识,是路过的货车司机,发现塌方了打给我的。”

记者:“他打的您手机,怎么知道您的号码的?”

邹诗贫:“我们责任路段的信息牌上有我的手机号,他们常跑这条线的应该都知道我的手机号。”

记者:“您的个人手机号码就是救援电话?”

邹诗贫:“是的。”

记者:“您有几个手机号码?”

邹诗贫:“就一个。”

约半小时后,邹诗贫驾车返回国道351雷家台一桥位置。站里的其他同事已经提前几分钟赶到,正在进行抢通作业。据计算,这次的塌方量约为640立方米。

现场机械作业。

邹诗贫观察山体情况,计算塌方量准备上报。

邹诗贫为操作机械的同事清理路障。

道路抢通,车辆恢复通行。

20分钟后,路面土石清理完毕,道路恢复通行。一些货车司机在通过时,还鸣笛一声表示感谢。

“今年的降雨时间长,塌方点多,前几天我们几个人早上6点出发,凌晨两点才能收工,挖掘机整整干了2天才干完。”邹诗贫长舒了一口气。

想家

23时54分,夜巡结束,邹诗贫和同事们把工具搬进库房,并检查车辆,以便第二天一早正常出发。

巡查完毕,大家都轻松了不少。记者问邹诗贫,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手握方向盘,笑着看着前方的路,半天答不上来。

想了足有半分钟,她说:“远的没有,近的有。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天气赶紧好起来,这样我就能踏踏实实回家看爸妈了。”

邹诗贫的父母已年近七十,母亲身体不好。汛期以来,邹诗贫一直坚守防汛一线。“7月16号,我妈说想见我。可我们当时在做路面整修,没时间,我爸就开车带我妈来路上找我,那天他们陪我在路边呆了一个钟头……”

她说,自己最喜欢秋天,因为那时路上的活儿不太忙 ,可以让她一个月回家住上3天。

零时11分,邹诗贫回到宿舍,简单洗漱后准备休息。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要上路。

虽然在工作很忙,但邹诗贫觉得不用抱怨什么,因为管理站就是她的第二个家,身边的同事和负责的路段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过得很充实,如果离开了这些,反而会不知所措。“其实我一天最享受的时候,就是干完一天活儿的时候。”

特派记者 李宁 梁熙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