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戴高乐再次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此后法美矛盾逐渐激化,戴高乐不仅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储存核弹头和安装导弹发射装置,还将其海军从北约军事组织中撤出 。最终于1966年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 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2009年萨科齐总统当政,法国重新加入北约)。而在此期间,戴高乐却积极发展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并在1960年邀请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及其家人访问了巴黎。在此苏法苏双方领导人会谈中,戴高乐向赫鲁晓夫大谈“缓和、谅解、合作。”然而在,仅过去两年的“第二次柏林危机”中,当时法苏之间还是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1966年6月,就是法国退出北约这年,戴高乐应邀访苏,法苏宣布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特殊伙伴关系”。

戴高乐

那1958年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后,为何采取接近苏联疏远美国的政策?

第一,戴高乐始终将“大国梦”的追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他认为欧洲事务理应由欧洲人解决,不能过多依赖美国,更不能任凭其摆布。今后法国要摆脱美国牵制束缚,必须借助苏联的力量方能同美国相抗衡。为此戴高乐调整了以往法国政府对苏联的外交策略,开始拉近与苏联的关系。

赫鲁晓夫

第二,戴高乐本人倾向于将美国 对于西方世界的 领导,看作是为了满足美国统治世界的野心。 戴高乐一直对美国在二战末期将法国排除出 雅尔塔会议一事而耿耿于怀,甚至称罗斯福就是个“想要统治世界的家伙,当然,也想决定法国的命运”。戴高乐甚至称“美国 人不希望欧洲的联合, 盎格鲁—萨克逊人害怕失去在这里的霸权”。

法国

1958年戴高乐出任法国总统,他对北约早就心存不满。他认为“根据北约的规定,“我们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会消失在一个外国人指挥的体系中,驻在凡尔赛附近的美军司令要代表新世界对旧世界行使军事权力。”戴高乐还说,“法国在加入北约的同时,就打算某一天退出北约,因为法国将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而这是不可能归这个组织支配的。”戴高乐特别反感美国的指挥,“如果是旧世界的西欧人继续接受新世界的支配,欧洲就永远不会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参考资料《戴高乐从北约“退群”内幕》、《戴高乐与冷战时期的法苏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