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4日,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年的时间。中国女排今年的第二期封闭集训正在进行中。这些年以来,因为有欧美强力接应的对比,中国女排接应这个位置的人选一直成为球迷和一些文章作者的话题。但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的这些年,中国女排一直由龚翔宇担纲主力接应,再也没有真正招入新人进行培养。今年的封闭集训,第一期同样没有接应新人入选,因封闭集训,保密严格,正在进行的第二期集训有没有,外界无从知道。大概率是没有!那么,中国女排集训为什么没有招入接应新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们可以从央视的一档关于女排的节目中张常宁回答主持人的提问中略知一二。

6月末,在中国女排第一期封闭集训接近尾声的时候,央视播出了一期《体坛风云会——中国女排》,在这一期节目中,主持人问张常宁:“其实在中国女排队内,你的角色是一个多面手,是主攻出身,但是你经常打接应,你怎么来界定你这样的一个多面手的角色?”张常宁是这样回答的:“但队内已经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了,然后郎导也是希望每个人在场上都要越来越全面,没有一个短板,然后让你去打哪个位置你都可以去胜任包括现在就不止我一个主攻手,几乎我们所有主攻手都会去打接应,郎导有时候说,哎,你们两边对调一下,所以其实我们现在在场上,每个人就是都要每个位置都要会打,现在也没有说我哪个位置打得不顺哪个位置打得顺,就是在场上,最起码的就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短板。”从张常宁的访谈中,我们可知,郎平指导的计划是从正在集训的这批队员中,通过艰苦地训练,从中发掘接应,而不会招入新人。

郎平指导的从正在集训的队员中挖掘接应的计划,笔者赞同。

回顾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郎导招入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龚翔宇加入中国女排,并冒着很大的风险把她带到了里约的赛场上,可想而知,当时龚翔宇肯定是在某些方面深得郎导的赏识。

里约奥运会后,通过对排超联赛的观察,在接应这个位置上并没有看到有特别冒尖的球员。但在球迷和一些文章作者那里,今天说这个球员耀眼明天说那个球员要逆袭上位,一直不绝于耳。其中说得最多的要数来自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1999年出生的陈佩妍。这些球迷和文章作者说的意思大概是,陈佩妍是中国女排强力接应的人选。这些球迷和文章作者,他们太关注意大利的艾格努和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的暴扣,所以心里盼望中国女排什么时候也出一个那样的强力接应。他们的这种心思可以理解,但中国是在亚洲,而亚洲人的体质特征,什么可能与欧美人和非洲人的体质特征相提并论呢!想在亚洲人体质特征的中国人里找到如艾格努和博斯科维奇那样的强力接应,基本不可能。

回到上文说到的陈佩妍。有些文章作者说了,陈佩妍有强力接应的天赋。这就不知道这些作者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难道是从个把场次的个把扣球来衡量的!关于天赋,就连带陈佩妍的广东恒大女排主教练方岩都说过:“她并不是天赋型的运动员,她是需要靠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练出来的运动员。”老话说得好,外行人只是看热闹,门道还是内行人才懂啊!我们再从数据上和直观感受上来看。身高达到1米94的陈佩妍扣球高度只有3米16,比身高只有1米86的龚翔宇才高出0.01米,这样的扣球高度对强力接应来说,是欠缺的;看了几场排超联赛有陈佩妍上场的录像,发现无论是从弹跳、滞空能力和扣球力量上看都存在不足之处。当然,经过踏踏实实地训练,陈佩妍会有提高,那就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既然我们找不到如欧美人和非洲人那种体质的运动员,那我们就充分发掘我们的潜能,实实在在地培养保障型接应。

要培养保障型接应,从现在正在集训的这批队员中挖掘就可以,而且应该从正在集训的这批队员中培养。为什么呢?作为保障型接应,那就需要全面,也就是有稳定的一传和防守能力,当然也包括进攻。从一传上来说,中国女排现在的主力接应龚翔宇,无论是2019年女排世界杯还是后面的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她的一传到位率都能达到50%以上。龚翔宇的这个数据,是一些球迷和文章作者所提供的候选人无法匹敌的。再说防守。我们说防守,不是说能起球就可以了,还要看起球到位率,龚翔宇是二传出身,她的球场感很好,通过比赛直观感受,她的防守起球到位率是很高的,甚至比自由人都高。从进攻上来说,龚翔宇不如欧美的强力接应,但并没有一些人说的那样差。最后再看正在集训的其他队员,比如张常宁,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打过沙排,又是主攻出身,所以可以接六轮一传,而且到位率也很高。至于朱婷,那是越来越全面了,她是队长,就打主攻吧!

综上所述,中国女排的集训没有招入接应新人,而是从正在集训的这批队员中挖掘培养的做法,是对路的。

相信再熬过一年,中国女排再次亮相赛场的时候,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