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时政国关分析

近日,英国政府宣布取消已持续一年的对沙特武器出口禁令,由此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有关沙特军售与也门人道主义危机问题的又一轮讨论。

自从2015年爆发以来,也门内战至今没有平息的迹象,以沙特为首的中东盟国与也门“胡塞”武装之间长期的拉锯战,让夹在中间的也门人民深受其害。在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将这场战争描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医院、诊所、学校和污水处理设施在内的关键民用基础设施已被有记录的联军空袭摧毁,霍乱因此爆发,全国大部分地区面临饥荒,大约2400万也门人需要食品和药品的紧急援助(也门总人口不过2800万)。此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联军的空袭直接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据估计沙特领导下的联盟已造成1.8万以上平民丧生或受伤)。由于沙特介入也门战事时使用的武器大多依赖进口,因此国际上要求停止对沙特军售以减缓也门人道主义危机的呼吁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对于以上相关问题,不同的国家反应各异。

其中,德国的表现最为积极。由于在经济层面上德国军火工业对沙特市场的依赖度很低;同时政治层面上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自2011年起就因为对沙特的军售而受到德国国内的强烈批评。所以在2018年沙特阿拉伯记者卡舒吉遭到杀害后,德国政府决定对沙特当局施加压力,并于同年10月21日宣布冻结针对沙特的武器出口。德国外长马斯在当日晚间表示:“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就不具备给沙特出口武器开绿灯的先决条件。”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也在10月22日呼吁欧盟各国应当在沙特问题上协同立场。

美国国内则围绕对沙特军售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卡舒吉事件以后,美国国会参议院指责沙特王储应对谋杀卡舒吉一事负责,并敦促沙特政府“确保适当的问责制”。此外参议院还通过了一项单独议案,决定美国停止对沙特领导下的也门战争提供援助,认为沙特对也门的战争中造成了重大平民伤亡。但白宫辩称,禁止军售将发出美国不支持其合作伙伴和盟友的讯号,尤其是在“伊朗等敌对国家的威胁”日益加剧之际。在2019年5月,特朗普以“伊朗威胁”名义,绕过国会审核,直接批准对沙特阿拉伯等国出售军火。这些武器和服务包括波音公司生产的F-15型战机配套服务、雷神公司制造的PGM系列精确制导导弹和“轻标枪”反坦克导弹,此举招致多名议员批评。7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否决美国向沙特、阿联酋出售精确制导炸弹和相关部件的军售交易。随后,特朗普随动用了总统否决权,而国会的投票票数没有达到推翻特朗普否决所需的三分之二,结果是这笔订单被强行通过了。

而英国此次取消对沙特军售禁令也在意料之中。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对沙特的军售额最高的欧盟国家。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英国已累计向沙特出口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军火。自2013年以来,有48.8%的英国外贸军火出口到沙特,而沙特也是英国军火的第一大买家,特购买了英国大量的“狂风”、“台风”战斗机,以及“鹰”式教练机。部分由英国制造的“宝石路”IV精确制导炸弹,也位列沙特的采购清单。

英国在对沙特军售问题上本就有些欲迎还拒。在德国发出对沙特武器禁售的呼吁以后,英国不但表现得踌躇不前,而且向德国施压,要求其放宽对沙特的军售禁令,声称德国的决定会影响英国和欧洲的军火工业,以及欧洲履行北约承诺的能力。

虽然在多方的压力下,2019年6月20日英国上诉法院宣布,因为英国未能适当评估沙特在也门“不加区别的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所以对沙特军售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这份裁定促使英国政府暂停对沙特军售,并紧急重新评估该过程。不过该禁令只暂停了批准新的武器交易,并没有影响已有武器交易的落实。而且即便如此,该禁令也显得有些形同虚设,在同年9月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特拉斯就承认,英国已第三次违反了禁止向沙特阿拉伯出售军备武器的法庭命令。

对于此次的解禁,特拉斯的解释是,沙特已经表现出了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诚意和能力,因而对其的武器出口不再有较大风险。不过有分析认为,英国此举与当前的新冠疫情密切相关。根据英国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冲击,英国经济正遭遇1979年以来最严重季度衰退。英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前一季度相比收缩2.2%,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数据。据估算,因为英国3月23日起开始实施最严格的全国性“封锁”措施,第二季度数据将会显示新冠疫情的全面影响,英国4月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跌20.4%,为1997年有月度记录以来最大跌幅。所以在如此的经济困境下,英国很难抵御“军售蛋糕”的诱惑。

综上不难看出的是,随着英国再次对沙特打开军售的大门,未来也门人道主义危机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