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广西贵县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二月中旬生于一个富有的农家。父母早亡,自幼读书未成,长大后耕种为业。天王洪秀全听闻他的名声,和石达开、冯云山三人一起结拜为兄弟,石达开为天父第七子。达开倾尽自身家产,同他们一起谋革命。在金田起义中,石达开领左军主将,立大功,于太平天国辛开元年秋,封翼王,受命赴安庆,建立安徽地方革命政权。石达开关心民众疾苦,布展新政,解救安庆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在之后不久,由于太平天国内部倾轧,利益分配不均致使内斗严重,天京事变时,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属全部遇害。当时韦昌辉在杀杨秀清后,滥肆屠杀,石达开指斥韦昌辉滥杀罪状,韦昌辉大怒,要杀他。达开连夜逃跑,韦昌辉派兵追不着他,杀了他全家。 随后经过执政——出走安庆——归隐——起义等事变,最后起义时,准备直取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在紫大地,石达开既不知道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他们沟通协作,以取得协助,又忽视山川的险阻,气候变化。春回天暖,大渡河上游雪山溶解,河流随时都会爆发大水,当夜,大渡河和松林小河便无雨陡涨数丈。此时恰逢石达开的第十四位夫人刘王娘生下一幼子,达开大喜过望,取名石定基,为了给孩子庆生,下令休军庆祝三天,结果河水暴涨,无法渡河,清军赶上,致使全军覆没。

石达开的其中两个孩子年幼,恐怕路上无法照料,原本要由刘王娘抱着投河。但刘王娘求石达开让她带其中一个幼子潜出险地,言:“一死易事,但徒死无补。次储定基,将来长成,得李福猷辅佐,必能报仇。妾愿学赵朔妻庄姬,用计脱难,图远猷。惟前途艰难,可惜没有程婴。”保存石家血脉,以求来日报仇,达开深受鼓舞。

这位受石达开托孤的刘王娘是何许人也?

刘王娘,记载甚少,出身、籍贯等都不详。据罗尔纲先生考证,刘王娘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第14位夫人,多才多艺,有勇有谋,求石达开托孤报仇也是仿‘赵氏孤儿’,行为独特。当时石达开的家人在天京变乱中全部被杀,后来天京执政时又娶了几门妻。但是,刘王娘是南京人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有规定,在其管辖区内,妇女阅读古典书籍,属于犯“天条”,这与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相矛盾。浙江是石达开出走安庆后重点经略之地,带领精锐部队辗转江南一带。此外,浙江一带沿海,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在鸦片战争后先进思想传入,明末以来妇女知识水平一直是国内较高的。就此看来,刘王娘很可能是浙江人。

那么刘王娘带着幼子逃脱了吗?

刘王娘确实带着这个叫石定基的孩子离开了险境,但是后来她还是被清人俘虏。土司王应元为了向朝廷邀功,四处逮捕翼王家属,在彝族一带抓到刘王娘母子。这是很可惜的,当时为了让石家留后,石达开在大渡河畔一战中拼命护住刘王娘母子,掩护他们离开。石达开派出两位侍卫,誓死保护刘王娘及其幼子,去寻找大将李福猷。此时,四川境内还有太平军,那就是著名大将唐日荣、李文彩,所以,刘王娘还有机会给翼王复仇,或者是保他们母子的性命。但是李福猷转战湖南,没能与他们相汇,加上土司王应元从中作梗,致使了刘王娘母子的行踪暴露被俘虏。

刘王娘突围而出,后被俘虏,结果又是如何呢?

当时石达开被俘虏后判刑凌迟处死,据说一共割了3000多刀,整个过程中石达开从未惧怕低头,家人遭到凌辱屠杀,就连石达开的儿子石定忠以及其他幼儿也被处凌迟。据史料记载关于石定忠的判刑:骆秉章的奏折《生擒逆首翼王石达开等并剿灭发逆巨股恭摺》记录:“石达开……凌迟处死。其子石定忠现年五岁,例应监禁,俟及岁时照例办理。”如果按照清朝律例,石定忠应该是被阉割再发配边疆,那么石定基很大可能是这种结果,而作为女眷的刘王娘为奴。但当时时局动荡,亦有人推测他们和其他家属一样被就地处死,以绝后患。但无论结果如何,作为起义军石达开家属的刘王娘母子的结局不会太好。

在石达开被杀这个事件中,刘王娘的评价一直不算好,古来自有红颜祸水之称,从安史之乱杨贵妃到明末农民起义的陈圆圆,亦有人将刘王娘产子视作石达开战败的原因。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大将,多次挫败清军曾国藩等人,因刘王娘产下幼子休军三天错失良机而被俘虏,英雄惜败,令许多人暗自叹惋。刘王娘因石达开自身判断失误而替石达开背锅也算是她令人可惜的结局,封建制下为维护统治男人自身的权威,对女性人权的不尊敬是常见的,值得我们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