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在建立之初是没有伪保安局这个机构建制的,整个东北境内的特务、反谍工作基本都由日本关东军的特务机构包办了。“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与日本彻底撕破了脸、全面抗战爆发,中国与德国的所谓“蜜月期”彻底终结!世界格局也因此而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苏蒙方面的对日政策,开始由“绥靖”转为积极防御、甚至有针对性地“防御”……

为了更加“名正言顺”地从事对苏蒙方面的特务反谍工作,也为了更好地防止国共方面特工人员对东北地区的渗透,日本以伪满洲国的名义成立了伪中央保安局,专司对苏蒙方面的特务及反谍工作,顺带着也办理一些涉及国共方面特工渗透的事务,但工作重点还是苏蒙方面。为了工作方便,日本在伪满洲国的大城市和与苏蒙接壤的边境城市相继设计了一些伪地方保安局,如电视剧《胜算》中的伪林河市保安局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伪满洲国的伪中央保安局名义上是伪满洲国的中央机构,但实际上伪满洲国政府的手根本伸不到里面,伪中央保安局和伪地方保安局,都是由关东军的特务机关直接控制的。各级主管几乎一水儿都是日本,招纳的华籍人员通常只能从事一些事务性执行工作。虽然伪满洲国的伪中央保安局和伪地方保安局都是彻彻底底的特务机构,但为了更好地掩人耳目,它们都占用了伪满洲国的警察编制。换言之,名义上伪中央保安局和伪地方保安局的工作人员都算是伪满洲国的警察。

这里就涉及到“警察机构”伪保安局与伪满洲国警察机构的关系问题了。伪满洲国的中央警察机构是伪中央警务司,地方省设伪警务厅、特别市(如伪新京等)设伪警察厅、大城市设伪警察局,中型城市设伪警务处、县城一般只设伪警务科。名义上,它们都是伪满洲国政府的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伪满洲国的各级警察机构真正做主的都是日籍副职,通常情况下华籍正职只是摆设而已。

如电视剧《胜算》里的伪林河市警察厅厅长方世宝,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摆设。在福原兼任伪警察厅副厅长之后,福原才是伪警察厅真正做主的人;在福原兼任伪警察厅副厅长之前,因为日籍副厅长出缺,方世宝作为堂堂厅长居然得听日籍特务科科长加藤的吆喝!这就好比一个正处级单位,正处职局长居然得接受副处职副局长、甚至某位正科职处长的领导,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可这样的笑话真的却真真实实在伪满洲国出现了……由此也可怜伪满洲国是怎样一种存在,它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政权!

那么,伪保安局和伪警察厅到底谁听谁的?很显然,伪警察厅作为傀儡单位,必须听日本人的!只要伪保安局与伪警察厅的日籍副厅长达成一致,伪警察厅厅长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果伪保安局与伪警察厅副厅长之间发生矛盾,那是日本内部“狗咬狗”,伪警察厅只有听吆喝的份儿,没有参与的权力。在战时状态下,伪满洲国的一切都有服从日本军方的需要,作为关东军特务机关直接控制的伪保安局说话的分量自然要重得多。

其实,伪保安局与伪警察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倒是伪保安局与关东军的各级宪兵单位(如电视剧《胜算》中的宪兵队)之间的关系值得提一提。伪保安局可以指挥小鬼子的宪兵队吗?理论上不可以,日本的各级宪兵单位隶属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和伪保安局是两条线,伪保安局管不到日本的宪兵队。可问题是,伪保安局实际上就是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派出机构,它的上线不是伪满洲国政府、而是关东军司令部。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伪保安局有需要调动日本宪兵队的事情,只要通过日本内部特务机构与宪兵机构之间的协调即可。在战时状态下,一切服从战争需要,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只能老老实实配合伪保安局。

总而言之,伪满洲国的各级伪保安局名义上虽然是伪满洲国的警察机构之一,但事实上却是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派出机构。伪满洲国的伪警察厅自然比伪保安局“低人一等”,必须听伪保安局的。当然,如果伪警察厅的日籍副厅长比较强势,有时候也未必,但说到底这一切都是日本之间“狗咬狗”,与中国人无关,伪警察厅的华籍人员只有听吆喝的份儿……

最后顺带说一说,无论是伪满洲国的伪中央保安局,还是伪地方保安局,都属于秘密机构、特务机关,像电视剧《胜算》里那样对外公开挂牌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少的。即便挂牌,似乎也应该不是直接挂“某某市保安局”的牌子。伪满洲国的伪保安局,某种意义上和国民政府的军统、中统其实很相似,虽然不是军警宪的直接领导机构,但因为工作需要,是可以调动军警宪等部门的,只需内部高层之间协调即可。即便伪警察厅也是日本整体直接控制的机构,恐怕也得配合伪保安局的工作。毕竟,在战时状态下,各国的特务机构都是具有一定特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