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师

导读:有些人对于别人的求助,不懂得量力而为,于是吃力不讨好,最后让自己变得很烦恼。其实,关于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有一次,一位禅师应邀到外地说法。

而当他风尘仆仆走在路上的时候,迎面遇到了一个满面愁容的中年人。

禅师动了恻忍之心,于是上前询问他道:“你为何如此烦恼?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中年人抬头一看,是一位出家人。

于是他就叹息着说道:“师父,不瞒您说,我的确遇到了烦心事。”

然后,中年人就和禅师说起了个中的缘由。

原来,中年人原本住在乡下,后来他进城找了一份工作,然后在城里娶妻生子,安家立业。

但自从他搬到城里之后,乡下的亲戚朋友和发小们就纷纷找上了门。这个想要他帮忙找工作,那个想让他帮忙谋差事。

他想着:大家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一把。

于是,他就到处求人,帮忙安排。

大家见他有求必应,就认为他在城里混得很好,于是找他办事的人就越来越多。

但是,城里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好找?于是,他就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境地。

禅师听到这里,问他道:“既然大家的要求让你如此为难,那你为何不试着拒绝呢?”

中年人眉头深锁,回答道:“师父,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无法开口拒绝啊。如果我拒绝他们的话,他们就会觉得我进城之后就瞧不起他们了。而且我的亲戚都在乡下,如果我拒绝了这些乡亲们的要求,逢年过节,我回乡探亲时,我能被亲戚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啊。”

禅师微笑着说:“做事情不能一味好面子,要量力而为。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做到的,又愿意去帮助别人的话,那就答应别人。

如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不要做承诺。

否则,当时头脑一热轻易地答应了别人,最后却无法帮助别人达成心愿,那岂不是让别人生起希望之心,最后报以失望吗?别人自然会觉得你没有用心去帮助他。

你不妨和他们说清楚你现在的状况,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万能的。

同时,也不要一味地拒绝别人,而是试着和他们分享自己寻找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让他们可以做为参考,这样,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帮助他们。

这样一来,他们不但不会怪你不帮忙,而会真正知道你的难处,也知道你努力想帮他们的这份心意,他们就会更加信任和敬爱你了。”

中年人听了禅师的话,原本深锁的眉头,慢慢松开了。

他回去之后,就按照禅师的建议,试着去帮助求助于他的人,纵使不能完全达成他们的心愿,但是也尽自己的能力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因为他的真诚和真心热情的帮助,纵使那些乡亲们不能完全如愿以偿,但是对他也没有丝毫埋怨,而是抱有感谢之心了。

有些人,为了面子问题,对于别人的请托一律大包大揽,轻易地许下承诺,最后又因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无法达成别人的请托,因此被人埋怨,从而失去了信誉。

有些时候,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该拒绝时,就应果断拒绝,但是在拒绝的同时,最好说明此事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自己无能为力,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给别人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

总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帮助别人的话,不妨尽量去帮助别人;但是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不要轻易作出任何承诺,而是真诚地告诉对方,自己帮不上忙,并给予其他方面适当的帮助。

菩萨四摄法中,有利行和同事二摄。凡是能够对众生有利的事情,能做的就尽力去做;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也要多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为对方作出合理的建议,或者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这才是修行者所应做的事情。

大家是否遇到过让自己为难的请托呢?大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不妨一起讨论一下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