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用品中,有许多带有古老色彩的用具、其中“图勒么”算是最典型的了。“图勒么”是牛皮或丰皮制成的口袋。”图勒么”是蒙语,汉意为中空之袋,在一些古籍中把这种用具体力“浑脱”。

《草木子》一书中所记:“北人杀牛,自背上开一个孔,逐旋取方内头骨肉,外皮皆完。柔软用以盛乳酪酒湩,谓之浑脱。”

“图勒么”有大有小,无论大小都是用整张皮子制作而成。“图勒么”的用途很广,小牛犊皮和羊皮制成的可以盛炒米、米面、乳酪等食品,既无异味,又不会沾染灰尘等脏物;大牛皮制成的“图勒么”,能当从深井里拉水时甩的水斗或牧户家用的盛水桶。由于“图勒么”质地柔软,不怕水浸,盛物多,经久耐用,携带方便,所以既是游牧民族的随身之物,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古时最好的水上运输工具。《神机制敌大白经·济水具》中载:”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口,缚于胁下,可以渡也。”元代曾用“图勒么”渡河或搭桥,在战斗中多次获胜。

《元史、汪世显传》里说,汪古部人汪世显,原侍金后降元,他曾率军在四川与宋军相遇,“夜以上游鼓革舟袭破之,宋师大扰……”用牛皮、羊皮制成的“船”,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是鄂尔多斯地区及云南一带使用的水上工具。李心衡《金川琐记》中载:“甘肃邻近黄河之西一带多浑脱,盖取羊皮,去骨肉制成,轻浮水面。”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里也说,云南西北部有用以渡江的革囊名馄饨。这里所说的馄饨就是占书记载的浑脱之异译。

解放初期,每年秋天,鄂尔多斯的牧民用数只或数十只编为一筏的“图勒么”船只,沿着黄河顺流而下,满载皮毛、药材、土特产品到达包头等地。返回时将“图勒么”船放气折叠,用马骡驮口草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黄河上使用的大型“图勒么”没有了,但在鄂尔多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图勒么”仍然广为使用。牧民们将牛羊杀死后,去掉头蹄,整块地剥下其皮,用米熟透,剪去长毛扎其脖口,留一腿部口即成。在庄重的场合上,牧民们还特意使用“图勒么”盛装物品,用以表示友谊的纯洁和食物的丰富。甚至在订婚时,男方要赠给女方一个牛皮“图勒么”作为爱情的信物。“图勒么”与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意大利 - 荣光与伟大的文艺复兴

有生之年值得尝试的11种旅行方式

无锡自助游攻略 无锡自助游去哪里玩

风土人情:“疯狂的木头”沉香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