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科创板最耀眼的明星,莫过于半导体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顶着国内最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的光环,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科创板从IPO申请到最终发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200%以上,受到无数投资者追捧,不过上中芯际在A股上市后持续走低,可能和很多上市首日追高买入的股民预期并不一致。

那么中芯国际的股价接下来会不会再创辉煌,出现大涨呢?对此我持谨慎看法,从中芯国际在A股上市的首日,我就说过中芯国际估值过高,追高者要谨慎中芯国际变成第二个中国石油(当年中国石油上市也受到狂热追捧,之后持续下跌,套住无法人)。我认为中芯国际中长期是值得期待的,但在当前股价存在明显低估,合理价格在50元左右,较上市首日95元的价格接近“腰斩”。

也就是说,虽然中芯国际上市后,从高点下跌已近30%,但接下来可能还有30%的下跌空间。

主要有三个理由:

第一,中芯国际虽然号称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但国内最大并不等于全球最大,仅仅以“国内最大”去感性判断中芯国际的容易夸大公司实力,我们从最新数据看一下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台积电,市场占比51.5%,排名第二的是三星,市场占比比18.8%,第三的是格芯,市场占比7.4%。

从排名上看,中芯国际排名全球前五,排名确实靠前,但是市场占比仅为4.8%,也就是说,中芯国际虽然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半导体晶圆代工企业,但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不到5%,也不到台积电的十分之一,市场规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

第二,中芯国际的技术实力与台积电依然很大的差距,不可否认,近些年中芯国际在晶圆代工技术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但要想追上台积电的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全球7NM手机芯片,基本上都是台积电代工的,包括苹果、英特尔、高通和华为的最新高端芯片也是台积电代工的,而且台积电的5NM芯片已经可以实现量产。但是中芯国际去年刚刚突破14NM芯片并实现试台,在华为将部分14NM手机芯片转单给中芯国际之后,中芯国际良率不断提升,今年顺利实现量产。而对于7NM芯片,目前中芯国际都还没有实现试产,差距依然明显,而工艺水平的突破和提升,意味着未来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第三,说了实际的差距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中芯国际的潜力。中芯国际最大的优势,是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投资,并且大基金对中芯国际的子公司进行了注资,再加上中芯国际成功在A股上市,募集到资金后投入研发和新项目的投建,借助资本加快对其他先进公司的追赶速度。

同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芯片国产化是大趋势,未来半导体行业需要打造芯片设计、代工和封装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在关键领域被西方国家卡脖子而影响科技产业的发展。那么未来会有更多国内科技公司抱团,从而给中芯国际提供更多订单支撑,有持续的营收,才能持续投入研发。

从长远来看,未来中芯国际的崛起是可以预见的,即便是在较长时间追不上台积电,至少可以与三星一战,那么未来市场占有率仍有4倍以上的上升空间,同时,整个半导体行业也将随着5G的全面到来而进入新的景气度,总量也会在增长的,因此,我认为未来十年,乐观的预期,中芯国际有5倍以上的成长空间是值得期待的。

但这是建立在中芯国际估值合理的前景下,因为体量越大,越需要合理估值,当前中芯国际的市场规模为台积电的约十分之一,台积电的市值在3万亿左右,对应的中芯国际合理市值为3000亿元左右,中芯国际的市值则为5250亿元,对应的中芯国际合理股价在40元左右。

因此,我认为在短期中芯国际市场份额未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股价明显过高,可能有向下修正的需求,考虑到A股流动性充足,给予一定的溢价,50元价格较为合理。之后再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而涨起来,十年后如果中芯国际真的能如预期一样做到全球前三,则有数倍上升空间(中芯国际能否追上三星也是未知数)。

当然,股票的估值本身是一种艺术,高估还是低估也是因人而异的,当一只股票估值较高时,看多的投资人会用“稀缺性”、“成长性”、“战略性”等词汇来解释,所以我的观点也仅仅一家之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