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刘海粟,189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作者: 刘海粟

名称:《光怪陆离真似梦》

尺寸: 137×68cm

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可以说黄山是刘海粟艺术的源泉。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之久,几乎包括了刘海粟一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他以黄山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包括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1981年、1982年他八上、九上黄山,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黄山图,同样来自对景写生,与过去作品相比主观成份明显增多,注重精神描写与气韵的表达;手法上以"骨法用笔"的中锋线条构建骨骼,用墨或彩泼洒晕染以助韵,兴会所作常常笔墨酣畅,气势夺人,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与人生体验的自然结果——"人画俱老"、"瓜熟蒂落"。此后,刘海粟的泼彩绘画进入新的阶段。

此幅《光怪陆离真似梦》是刘海粟十上黄山归来所作,以泼墨泼彩写出黄山奇险壮美境象,对于黄山的描绘于雄奇游神的境象中蕴涵着自己对世界的深刻感受。在画法上先用焦墨线条画出几大块,分好色彩的区域,然后到上重色,浅处可以等纸快干后,再用小盂调好色朝画上倒,另外破以清水,使色彩散开并吃进纸去。在健笔疏导的过程中,让色块向山的自然形态靠拢。在大自然瞬息万变的境象中发现大美境象,营造出烟云吞吐、迷茫空蒙的艺术世界,给人“神光离合,乍阴乍阳”、“黑入太阴”的迷离恍惚之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