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的雍正朝,年羹尧之死颇为迷离。倒不是他如何死法、死于何人之手,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只是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其中的原因就有些扑朔迷离了。你道是真的因为年羹尧飞扬跋扈、难以驾驭的缘故吗?这只是表面现象,是一个颇为合理的借口而已,个中原因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雍正登基之初,最为显贵的只有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而史学家从清史及皇宫档案文献中查阅到,他二人享此殊荣实属意外,也就是说不合常理。其实年、隆二人的荣辱,始终于清朝的一桩谜案有关,也就是被称为清朝三大悬案之一的“雍正继位”之迷。

我们先不说雍正是否合法上位,单是在上位过程中此二人是立了大功的。当时年羹尧在西北任陕甘总督,也是雍正通过不正常手段刻意安排的,目的是为了牵制时任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胤题;而隆科多则是雍正继承大统得宣旨人,也是有拥戴之功的。因此,在雍正屁股还没有坐稳的时候,此二人的作用就大了。其后,在雍正坐稳了江山之后,就该卸磨杀驴了,原因是害怕他们泄露“天机”。

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据清史记载,隆科多后来露的口风居多,而且在京城,也是最为危险的,雍正为何要先选择处置年羹尧呢?这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向雍正暴露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雍正上位之后,年羹尧接任西北军备,出任“抚远大将军”,手手握20几万重兵。当时由于青海的罗面藏丹增还没有完全剿灭,尽管年羹尧飞扬跋扈,在西北俨然成了二皇帝,但雍正还是要忍着,而且还要笼络他。比如,将他已经病入膏肓的儿子年熙过继给了隆科多,都已经病得不行了,还写信给年羹尧说“病情好转”等等,一直地给年羹尧灌米汤。

我们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看到过一幕,是说年羹尧进京后,雍正皇帝接见了他,大热天,看到他的侍卫穿着重甲,就让他们脱掉铠甲,不必拘礼,竟然是“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没有人领情。后来年羹尧发话了,这些侍卫才脱掉了铠甲,当时雍正面有不悦,但还是忍了。

其实,这只是个翻版,是在渲染年羹尧有多膨胀。有史料记载说,实际是在一次劳军中,雍正看到士兵们大热天,仍然穿着铠甲,而且还精神抖擞,心里非常高兴,就命人运来许多西瓜,要让将士们解解暑。他传旨让大家放开了吃,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动。正在他奇怪的时候,年羹尧一发话,大家才开吃了。

当时雍正非常震惊,而年大将军则解释说,军人只有军命,没有王命。这件事让雍正非常警觉,给他释放了一个非常不祥的信号:皇命大于天,竟然在年羹尧这里行不通,这还了得,这不是要造反吗?

这让雍正出了一身冷汗,当时在年羹尧的手里握有20多万雄兵,这无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而且,年羹尧飞扬跋扈的事他也是早有耳闻,如今后来确实不量谣传。其实,雍正的这点事这些事这些事年羹尧也是非常清楚,因此他才敢胆大妄为的。但这次就有点过了,雍正可以容忍他的胡作非为,但绝对不容许他对自己不尊、挑战皇权,也正好给了雍正以口实。

年羹尧噩梦大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当时雍正虽面有不悦,但还是引忍未发,据说回到宫以后,雍正越想越气,毕竟国家出钱养的军队却不听从自己反而听从年羹尧,于是他就询问了自己的贴身太监,但是没想到太监都在说年羹尧的好话,这样雍正大怒,没想到年羹尧的势力都渗透到自己的身边了,于是立马杀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一直在雍正身边说年羹尧好话的人。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很清楚,然后就开始动手收拾年羹尧了。至于孙家臣之事有无,也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但是雍正藏得很深,年羹尧高傲自大,跟雍正细数自己的功劳,彻底惹毛了雍正,最终年羹尧也是在城门洞一根白绫自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