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谈论日本战国历史,被人嘲笑?读懂本文,帮你分辨有价值史料

日本战国时代,大名都有相应史料留存,但后人因时局变化而进行修改,造成原本历史模糊不清。进入江户时代,随着出版业的兴盛,各种关于战国时代的研究及小说出现,最终造成后人无法分辨哪些具有研究价值,有的朋友在与人谈论时,就因为无法分辨参考资料,被人嘲笑而引发“骂战”。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准备了日本战国战国史参考资料科普,我们常见的参考资料,哪个更有价值呢?

《信长公记》

《信长公记》是有织田信长的家臣太田牛一于1610年左右写下的文献。文中秉持着“有者不漏、无者不添”的态度,忠实记载织田信长的人生与周边环境,因此被视为研究织田信长的第一手史料。

《信长公记》原书名为《信长记》,其中会演变为今日的书名是因为有其特殊的理由。早期有一位叫做小濑甫庵的人,以太田牛一著作的《信长公记》为基础,另外写了一部《信长记》。因为小濑甫庵版的《信长记》内容较为有趣,很快地在市面上普及。反观太田牛一著作的《信长记》要到明治时代,才开始广为世间接纳。为了避免两本著作互相混淆,只好把太田牛一的《信长记》改称为《信长公记》。

太田牛一的《信长记》才是真实史料

《信长公记》的内容共有十六卷。内容可细分为:从少年时代到准备拥立足利义昭上洛的首卷、从上洛到辅助足利义昭的一卷和二卷、描述有力大名的信长包围网的三至五卷、各个击破敌方势力的第六到第十卷、与一向宗对抗的第十至十三卷、最后,从消灭武田家起到本能寺之变的第十四、十五卷。

《信长公记》的内容力求真实不夸大,彻底省略了让故事显得趣味的虚构成分。例如,一般认为织田军在长篠之战中利用火枪三段射击的战术,对武田军造成重大打击,然而在《信长公记》里却没有相关的记载。因此,日本史学界一般认为这部作品的史料价值极高。

《甲阳军鉴》

《甲阳军鉴》是以武田信玄的族人,中部地区的战国大名武田家的施政为中心整理的军事书籍。这部著作被视为甲州流军事学的法典,在江户时代广为流传。

如果依照《甲阳军鉴》书中所言,这本书的作者应该是武田信玄的家臣,在武田家中具重要地位的高坂昌信之外甥春日总次郎。不过实际上,关于作者的身份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目前较倾向的两派说法是:第一,可能是由高坂昌信与其家臣大藏彦十郎整理的资料,又由后世江户时代的军学者小幡景宪重新编写;第二,有可能是小幡景宪本人借用战国时代著名武将的名义著作的。

甲阳军鉴的部分内容并不被认可

目前流传的《甲阳军鉴》,共有二十卷五十九章。内容包括武田家统治领地的法令、武田家家训、对当时战国大名的人物评价、审判判例、兵法、典章制度、武田信玄的事迹、其子武田胜赖的灭亡等多方面史料。

现代人对于武田信玄和周边环境的印象,相当受《甲阳军鉴》的影响。不过,《甲阳军鉴》的史料价值并不高,其部分内容和同时代可信的史料皆有出入,甚至有明显错误的痕迹。尤其武田信玄旗下的名军师山本勘助,除了在《甲阳军鉴》以外,几乎不见其他资料记载。这让日本史学界一度怀疑是否真有其人存在。

不过,如果要从感受战国时代气氛、了解古人生活方式的观点来看,《甲阳军鉴》会是本相当不错的资料。现代人对于战国时代武将生活的叙述,有许多都是从《甲阳军鉴》中引述的。

甲阳军鉴的作用在于弥补而非定论

《武功夜话》

据说《武功夜话》是1959年在爱知县江南市前野的一座大户人家中发现的文献。由于内容太过于离奇,发现人吉田龙云氏不敢对外发表,直到1987年龙云氏的弟弟苍生雄氏才发行译本。这份文献从发现到问世,整整27年不见天日。不过,在这份文献发表后,媒体认为这足以推翻史观的新发现,也是许多虚构故事的参考资料。

《武功夜话》传闻是江户时代的大农户吉田雄翟和女儿千代女一同合著,目的是为了避免曾侍奉织田家、丰臣家的祖先浅野家的功绩不被埋没。其内容可分为《武功夜话》21卷及《武功夜话舍遗》8卷,另外还有几种不同的版本存在。书中内容包括:丰臣秀吉在墨俣建筑一夜城的过程等,弥补了许多其他资料欠缺记述的部分。

史学界对于武功夜话褒贬不一

然而,部分学者对于《武功夜话》的评价非常差。其原因为:书中不但出现明治时代以后才有的地名,就连遣词用字和思想也过于现代化,与江户时代的资料有所出入。因此,目前史学界正在激辨是否能将《武功夜话》视为史料。

基本上,由于《武功夜话》记载的故事有趣,又能弥补过往历史资料的空白部分,是一份适于写作虚构故事的参考资料。但是,如果《武功夜话》被认定是伪书的话,问题就大了,因为其中有部分内容已经被大众认定为史实。

这里并不讨论《武功夜话》的真伪,只是提醒各位,如果要参考《武功夜话》,一定要提出足够的旁证。

武功夜话需要更多佐证才能证

《日本史》

《日本史》是战国时代造访日本的葡萄牙籍传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记录的资料。1853年,教会选上以精明干练出名的弗洛伊斯,进行编纂传教士们在日本境内的传教史,弗洛伊斯因此退出传教工作,直到1597年在长崎病逝为止,皆全心全力地编纂《日本史》。

《日本史》可分成序文的日本六十六国志、描绘当时日本人生活的日本总论,和由前后三部内容构成的本文等部分。目前,序文已经不知所踪,日本总论也只剩下目录。

这是一部能从外国人的角度来了解日本战国时代的贵重资料,不过由于作者是传教士,观点难免带有偏见。尤其目前大众对织田信长的形象即受《日本史》的影响,所以,在阅读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路易斯·弗洛伊斯

只是,直到近20世纪为止,学界都无法确认《日本史》的存在,普遍认同路易斯·弗洛伊斯曾写过《日本史》,但一直无法发现原稿。其真正原因在于《日本史》已夹杂在其他资料中散逸了。

当时,《日本史》完稿后,原本要直接送回罗马,但是弗洛伊斯的上司范礼安要求将内容简化,所以弗洛伊斯把原稿留在身边没有寄回罗马。在弗洛伊斯死后,为了逃避德川幕府对天主教的迫害,《日本史》被送往澳门,当时无人知晓此史料的价值,只将其放置在圣保罗学院的书库里。

到了18世纪,《日本史》与其他资料一同转为膡本。因此制作膡本时已重新经过编辑,使《日本史》失去原有的面貌。而真正的原书已在1835年圣保罗学院的火灾中烧毁,再也找不回来。

传教士的记录同样可以验证日本战国史

流传至今的资料

日本战国时代的资料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其参考价值性最高的是古文书。古文书包括当时颁布的官方文件,和战国武将的书信、家谱等。当中著名的有被日本指定为国宝的《上杉家文书》和《岛津家文书》。

其次,参考价值略低于古文书的是:日记、实录等。日记一如其名,是当时的人写下的日记;实录这是比日记更详实记载客观事实的文件。著名的武士日记有《上井觉兼日记》和《松平家忠日记》、公家的日记有《言经卿记》、神道家的日记有《简见卿记》等。实录则有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等。

再来,参考价值较差的则是觉书、觉闻。觉书记载的是作者亲身体验的事情,内容接近实录;闻书则是记录透过传闻听来的消息。不过这两种资料时常遭到混淆,因而被视为相同的文献。觉书、闻书中较为有名的为《武功杂记》、《备前老人物语》、《三河物语》等。

与上述的资料相比,军记物的资料参考价值较低。因为这些文献成立在江户时代,内容较多幻想成分。著名的有《信长记》、《太阁记》、《小田原北条记》、《浅井三大记》等。不过这些资料中也包含其它史料缺乏的资料,同样不能彻底无视。

日本战国时代的参考资料极多,很多人分不清到底哪些才是可供参考之书,这里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哪些史料的价值更准确,哪些史料需要提供更多的佐证,想必耐心阅读完本文后,大家对于日本战国史料的真实性会有更深的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