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6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教育部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巡讲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各地检察机关提前规划,精心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普法活动。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在“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中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安徽检察机关共有3个单位和5名个人受到表扬。本篇我们向您展示的是“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定远县检察院。

近年来,定远县检察院加强与县教育体育局、妇联、关工委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发动机”的作用,以“法治进校园”为抓手,形成了检校共建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将巡讲活动组织好、推下去、落到底、出成效,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真正让“检察蓝”成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色。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法治进校园

强化职责担当,建立健全方案。成立以检察长担任组长的巡讲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全县中小学进行全面调研,根据不同学校特点,结合本县实际,以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为核心,统筹全院各职能部门,制定了巡讲工作方案。

注重外部协调,凝聚巡讲合力。主动深化与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合作,积极邀请相关部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巡讲工作。建立检察官为主体的法治巡讲团,关注低龄儿童、留守儿童、残障儿童三类重点人群,突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曾发生性侵案件学校三类重点学校,三年来,共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40余次。

打造实践基地,传播法治声音。充分发挥“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功能作用,与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办公室、教育体育局会签文件,在定远县检察院设立全县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通过举办“检察开放日”、法治讲座等形式,积极邀请中小学生参观,普及法律常识和自护知识。已累计接待中小学校师生参观学习活动51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

落实“一号建议”,助推巡讲全覆盖

法治巡讲员全覆盖。以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为契机,主动创新工作模式,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行动,以8名院领导和14名检察官定区域受聘的形式,分任全县22个乡镇“法治副校长”,承担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的普法宣传、犯罪预防和学校治理等工作。统一制作“法治副校长”告知牌,定期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接受师生举报、对学校的法治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等。已实现全县22个乡镇96所学校、10万名师生全覆盖。

检校直通车全覆盖。创新设计“检务直通车”项目,在各所学校建立直通车宣传栏,包含扫黑除恶、未成年人应知法律常识等内容,切实提高未成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同时通过印发图册资料、设置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宣传展板等形式,与在校师生面对面交流,让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三年来,累计发放各类资料6100余份。

巡讲受众层全覆盖。主动拓宽“法治进校园”受众范围,将巡讲延伸至家长、教师、学校聘用人员等,构建法治进校园巡讲受众闭环。针对受众对象不同,研究设计不同课程,授课主题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防范校园欺凌、防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亲子共成长、如何保护孩子等,获得广大师生家长的高度认可。针对留守儿童、特殊学校学生等特殊群体,积极赠送法治教育图书500余册,印制资料5000余份,帮助提升自护能力和法律意识。

创新巡讲模式,搭建巡讲新平台

多种形式提升趣味性。精心设计巡讲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运用卡通动画、情景模拟、有奖问答、游戏体验等生动活泼形式增强巡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习热情,让广大师生家长愿意听、喜欢听、还想听。

特殊形式强化针对性。在全面开展巡讲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校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特殊形式法治巡讲工作,如在打架斗殴现象较为突出的县化工学校单独设立“检察官办公室”,建设20余米的法治宣传长廊,提升校园法治建设水平;在县花园湖小学等学校举办模拟法庭,将庭审搬进校园,让中小学生在体验中树立法律理念等。

网络形式拓展普遍性。为进一步扩大巡讲范围,特别是针对寒暑假、疫情期间学生不集中在校情况,该院在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开辟“未检微课堂”栏目,以推发法律文章、典型案例、情景视频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目前已有13次,累计阅读量达6000余次,做到疫情防控和“法治进校园”巡讲工作两不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