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人見人嫌的中年婦女也有翻身的一天。

今年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潮還未褪去,《三十而已》中三個30+的女性又掀起了一波高潮。

從開播到現在,“完美女性”顧佳已經喜提了十幾次熱搜。

雙商在線、精明能幹、御夫育娃如魚得水,顧佳實在太圈粉了。

追劇過程中,Mommy發現顧佳不僅面面俱到,而且跟孩子溝通的方式更是“教科書”級別的,值得我們學習。

顧佳兩次“教科書式”親子溝通

在幼兒園的美食會上,一個名叫楠楠的小朋友突發癲癇倒地,嚇壞了兒子許子言。

顧佳知道後,便用兒子最喜歡的奧特曼,爲孩子解釋了楠楠爲啥會發病:“因爲楠楠有一個特異功能,就像你玩的奧特曼一樣,他的腦袋裏有一根小電棒,有時候不知道爲什麼就觸電了,然後就暈倒了,像今天那樣子,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面對只有4歲的兒子,顧佳並沒有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詞彙去告訴兒子什麼是癲癇,而是 “化繁爲簡”,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去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

科普完小知識後,顧佳還趁熱打鐵引導孩子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人,並利用角色扮演教會了孩子一系列正確的急救方法。

除了這次,顧佳跟兒子還有一次很精彩的對話。

在北京的酒店裏,許子言說他最喜歡媽媽,因爲媽媽一直陪着他。

顧佳聽後,對兒子說:“我們住的家就像一個大城堡,裏面住着爸爸媽媽還有寶寶,其實爸爸出去工作特別辛苦,他是要去打怪獸,但爸爸每次都會贏,然後給咱們家帶回來一塊磚,讓咱們的城堡變得又大又堅固。”

許子言聽後立馬錶示,自己想快點長大像爸爸一樣出去打怪獸。

難怪許子言那麼乖巧可愛,原來他背後站着這樣一位高段位的媽媽。

孩子的語言密碼

生活中,不少媽媽總抱怨孩子不聽話、跟孩子講道理沒用,其實多半都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所以,跟孩子講道理,要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這樣他們才能理解發生了什麼,繼而才能發現有什麼不妥,該如何改進。

如果顧佳跟兒子許子言解釋,癲癇就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孩子估計會一頭霧水,甚至會加深內心的恐懼。

如果顧佳告訴兒子爸爸不能回家陪他,是爲了賺錢養家的話,那孩子心裏對爸爸依然會有抱怨與誤解。

跟學齡前的孩子溝通,爸爸媽媽應該儘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這樣孩子能更快理解到發生了什麼,接受度也會更高。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研究工作室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用講故事的方式,說服200個三到七歲的孩子做一件事情,是恐嚇、威脅、講道理等其他方式的三倍。

爲啥會這樣呢?

因爲講故事會讓孩子更加容易理解一件事,那是他們能聽懂的語言。這也就是爲啥你講了100遍的事,都不如動畫片教一遍有用。

所以,下次跟孩子溝通陷入僵局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式試試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