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猪价在前期大涨过后出现一定回调,但整体依然居高不下,而且,临近月底,猪价又出现止跌反弹的迹象,均价快速收复37元/公斤,南方高价区猪价已再度逼近40元/公斤,整体走势可以说是相当的强了。猪价、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居高不下,加之进口肉及水产品受限,对其他相关产品的支撑或多或少都有一定体现。

7月份,除了生猪市场外,表现最为亮眼的无疑是禽蛋市场。虽然从往年的情况看,7月蛋价反弹应该说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在预期之内,但最终的涨势还是超出了很多人士的预期。

7月底,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已经涨至3.9元/斤,很多地区都已经突破4元/斤关口,而在7月初,主产区鸡蛋均价不过2.3元/斤,低价区甚至只有2元/斤,累计涨幅接近70%。而在蛋价上涨的同时,淘鸡价格也是一路飞奔,7月底,主产区淘鸡价格已经接近7元/斤,而月初不过3.5元/斤左右,几乎翻了一番。

但7月份毛鸡价格却一点也不见涨,截止7月底,主产区毛鸡均价在3.7元/斤,较月初略有下降。今年7月底,主产区鸡蛋价格、淘鸡价格和去年同期已基本持平,而毛鸡价格却比去年同期下降20%以上,鸡苗价格更是比去年同期低60%左右。

所以,同样是鸡,为何7月蛋价、淘鸡价格一路狂飙,毛鸡却弱势不改呢,区别到底在哪里。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家禽生产增长较快,禽产品产量增加。其中禽肉产量1016万吨,增加65万吨,增长6.8%;禽蛋产量1623万吨,增加107万吨,增长7.1%。从2季度的情况来看,禽肉产量493万吨,同比增增长13.6%,禽蛋产量795万吨,同比增长10.1%。

简单来看,去年以来,受猪价大涨的影响,禽蛋、禽肉产能都在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产能依然还在继续增长,供应压力其实都有所体现。所以,上半年,鸡蛋、毛鸡行情都是持续低迷,虽然7月蛋价走势不错,但此前5个月,蛋价基本都在3元/斤以下的成本线之下,养殖亏损情况比较严重。相对而言,上半年肉鸡行情虽然也不佳,但也有过小高峰,整体盈利情况要强于蛋鸡养殖。今年3、4月份,毛鸡价格出现较明显的反弹,均价一度逼近5元/斤,原因就是2月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补栏基本停滞,3、4月份断档期带来毛鸡价格的反弹,但此后,出栏量快速恢复,毛鸡价格也再度承压走低。

2月份,蛋鸡补栏同样也受到很大影响,但由于生长周期的不同,2月份补栏的蛋鸡苗从7月开始逐渐步入产蛋高峰,所以,7月鸡蛋产量有一定下降。与肉鸡相比,7、8月属于蛋鸡的阶段断档期,当然和肉鸡相比,2月补栏的断档期对蛋鸡产能的影响要相对温和。另一方面,高温对于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在入伏后将逐渐显现,所以,7、8月份产蛋量都会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与肉鸡相比,鸡蛋还有鸡蛋期货的影响,6月份开始,鸡蛋期货就开始强势上涨,明显早于鸡蛋现货价格的上涨。这一点,其实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在近期大宗商品普涨的背景之下。

当然,近期肉鸡低迷的走势其实对大涨后的蛋鸡行情也所有警示,蛋价的上涨也依然只是阶段性的反弹,存栏依然高位,下半年蛋价整体仍是承压的走势。虽然短期内蛋价仍未见顶,8月仍可能继续上涨,但7月蛋价的过快上涨也一定程度将透支后期的涨势。另一方面,随着蛋价的快速上涨,市场淘鸡力度明显减弱,但淘汰的减少对后期的蛋价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此外,需求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今年的特殊环境下,中秋节对需求的拉动还有多少,很难预料。所以,对于养鸡人来说,还是要理性看待近期蛋价的大涨,把握好淘鸡的节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