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佳的消暑圣地

找一个避暑的好去处当然首选草原,尤其适合亲子,不用担心爬山涉水那么辛苦,也可以选择自驾自由行,规划好线路或找到合适的当地向导玩的会更开心,拍出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像大片的感脚!

2、不怕你吃不饱就怕你胃口小

平时吃的牛羊跟草原散养的牛羊肯定截然不同,如果你没尝过呼伦贝尔草原游牧的牛羊千万别说你不喜欢吃,因为不怕你不吃就怕你不够吃,不怕你吃不饱就怕你胃口小,蒙古手把肉更是举世成名,呼伦贝尔说第一谁敢说第二?

3、不用出国就能感受俄式风情

室韦小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如果不亲自前来,还真难想象这偏僻的边境小镇还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小镇室韦居住着1800多口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他们有着俄罗斯人的面孔,但是说着东北口音!

5、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

看美景也要看人文,尤其是喜欢摄影的朋友,要说人文活动肯定不能错过各种民俗活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色的草地衬托中,绚丽多彩的服饰、舞蹈、运动是不可多得的摄影素材。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敖包,在蒙古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 每年农历五月,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祭祀敖包,先举行赛马,然后摆上供物,由喇嘛念经行祭,参加祭祀的人们纷纷往敖包上添加石块。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时开始游戏,主要项目为“男子三技”(摔跤、射箭、赛马)。

每年6月18日是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对于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届时,鄂伦春族人民围坐在熊熊篝火旁边,边唱边舞。

6、世界上最大的“套娃”

满洲里市区以西约5公里的套娃广场,是满洲里市的标志性旅游景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广场的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这里是个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非常适合带着孩子前来拍照玩耍。高30米的主题套娃,内部是俄式餐厅和商场。主体套娃外部彩绘由代表着中、俄、蒙三国的美丽女孩组成。

7、赏醉美日落、九天银河

草原的夜晚十分美丽动人。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阻挡,星空广阔无垠,格外闪耀璀璨。如果住在蒙古包,此时就可以走到草原上,感受那种天地无限广阔的感觉。这种深刻的体验只有在呼伦贝尔才能体会到。骑着马欣赏日落的景象更是有种赛过红尘任何美景。

8、寻访神秘驯鹿

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以驯养驯鹿、狩猎为生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广袤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驯鹿曾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在中国,驯鹿只生活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东北部。今天在呼伦贝尔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不仅可以参观鄂温克族人的传统民居“撮罗子”,体验鄂温克族人们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能亲眼见到隐秘在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美丽驯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