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學生“嘲諷式感謝信”,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教育局回應受捐學生寫嘲諷式感謝信:學生間起誤會,已批評教育 (來源:~)

中學生“嘲諷式感謝信”,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網曝兩封甘肅榆中學生寫給天津學生的嘲諷式“感謝信”,引發關注。在信中,榆中學生稱“感謝你們寄給我們的文具,但我們並不需要”“自責認識了你們”……這讓很多網民不解:“現在孩子的心態怎麼這樣啊?”

榆中教育局回應,兩地學校有結對幫扶,學生交流中起誤會,就鬧了惡作劇,已對當事人批評教育。

據瞭解,去年天津寧河區的學校給榆中縣學校捐贈了價值7萬多元錢的文具,但在此後的交流中,因爲天津的孩子認爲甘肅榆中特別困難,雙方由此產生誤會。

置於全貌中才能明晰箇中是非

對於“嘲諷式”感恩,有人認爲“感謝信”本就是種形式主義,既過時又老套;有人表示有被不懂感恩的孩子氣到。

但在我看來,這兩份“感謝信”裏固然有涉事孩子不懂事的惡作劇式氣話,無論是涉事學校還是輿論,對此引導教育就好,無須上綱上線,過度苛責。

而要真正解讀此次爭議,更需要將其置於全貌之中,才能瞭解箇中是非。

此事被曝光後,有言論將矛頭對準了施助者:認爲有關方面在幫扶過程中,並不理解受助方的真實需求,一提到“手拉手”“結對幫扶”就窄化爲“送文具、捐書”;在此過程中,言語間還流露出些許優越感,這讓人不舒服。

不可否認,這類現象也確實存在。但如果站在事件全貌看,類似的言論對此次事件中的施助者天津寧河區一方來說,並不公平。

從公開信息看,近年來,天津寧河區與甘肅榆中縣建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機制,通過資金支持、人才援助等多種方式幫助榆中縣脫貧,其中用於改善榆中縣教育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的教育幫扶資金投入,就超過735萬元。

2019年,兩地實現了東西部學校“手拉手”結對幫扶全覆蓋。在此背景下,天津寧河區的學校給榆中縣學校捐贈了價值7萬多元的文具。

2020年,兩地的學校還在推進“互聯網+”教育精準幫扶活動和“教師結對子、分享一節課、互通一封信、共讀一本書”的主題活動,促進兩地的教育資源共享。

也就是說,天津方面對榆中實施的,是系統性、機制化的幫扶活動,而非部分人認爲的“一說到幫扶,只知道捐書捐文具”。

天津寧河區的孩子們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或許因爲信息不對稱下的不經意言語,刺痛了少數甘肅榆中孩子的自尊心,捐文具活動可能也存在不到位不精準的地方。

但輿論若因此而全然把板子打到他們身上,而忽視了當地多方位的幫扶工作,那難免會寒了他們的心,也無益於兩地此後相關工作的開展。

“結對幫扶”也要多些理解與尊重

回到“感謝信”上來,從甘肅榆中的孩子在兩份“感謝信”中所說的情況看,他們確實被“你們(捐助方)在信中說我們這裏很窮”“用磚頭當板凳”的字眼刺痛了心。

這裏面,相信作爲捐助方的天津有關學校學生沒惡意,“用磚頭當板凳”大概是源於對貧困的刻板化印象,是基於“紙上得來”的信息得出的判斷。但這確實可能讓人聽出些“同情”“施恩”的意味。

所以這事也提醒我們,城市學生和農村孩子在“結對幫扶”的過程中,更需要創造平等交流的空間,別讓某些刻板印象影響了二者的溝通,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齟齬。

甘肅榆中的孩子們雖然在“感謝信”中的語言不太得體,但也讓外界瞭解到,他們的自尊心很強,也需要被更多地呵護。

他們“以自嘲做回擊”的表述,的確有些“惡作劇”意味,但這裏面反映出的結對幫扶工作方式與表達習慣中的問題,也需要被正視:對捐助方來說,宜俯下身子,在將工作做得更細之外,真正貼近那些被幫扶孩子的心理,加強引導。

正如有位網友所說,雙方應該以“一種平等的朋友的姿態溝通,我給你講講城市的霓虹與大廈,你給我說說山間的溪流與晚風”。相互尊重,對等交流,“誤會”自然也就能少些。

從具體操作層面來說,從2017年開展對口幫扶以來,榆中縣在2019年4月就已成功脫貧“摘帽”,從網絡曝光的一些圖片來看,當地在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方面都有了巨大變化。

天津有關方面顯然應該及時關注到這種變化,在組織類似活動的時候,讓學生充分了解甘肅校方的真實信息,如此才能滿足當地學生的真實需求。

說到底,這件事折射出的是,貧困地區孩子在結對幫扶中對理解與尊重的渴求。看到這點,我們才能既避免過度解讀,又不忽視箇中的真問題,進而從中獲取更多有益啓示。


netease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喻辛 責任編輯:李天奕_NN752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