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戰火瀰漫了整個長平,硝煙滾滾中一位少年將軍儼然隕落。

趙括乃戰國名將趙奢之子,將門氏族,身世顯赫,自幼習讀兵法,司馬遷《史記》中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然而這位言兵事天下莫能當的狂傲少年卻在長平戰場中失敗,四十萬趙軍遭秦軍坑殺,趙國自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失去了與秦國爭雄天下的資本。很多人談論起趙括都會不約而同的說他只是“紙上談兵”,彷彿長平之戰的失敗都只是他一人之過。長平戰敗真的只是趙括一人之錯嗎?這個自古被世人詬病的少年將軍,真的如世人所說般,只是紙上談兵嗎?顯然並不是。

長平之戰源起於秦國攻打韓國,韓國戰敗欲獻上黨郡給秦國求和,上黨郡守馮亭轉手將上黨郡獻與趙國,趙國接受了上黨郡,秦昭襄王震怒,下令攻打趙國。

長平之戰是一場持續的消耗戰,周赧王五十三年開始至趙括接替廉頗做長平主將,此次戰爭已持續近兩三年之久。長期備戰是無比耗費財力與物力的,而趙國農業基礎薄弱,長期作戰在消耗秦國糧草輜重的同時也在消耗趙國,趙國國內已無糧可用。《戰國策·齊策二》記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長時間的戰爭內需消耗,趙國經濟上已支撐不起軍中戰士的糧草補給。此前一直在邯鄲城的趙括想必也更瞭解趙國的經濟問題,故在接任主將後,一改廉頗往日的作風,轉守爲攻,這樣或許能夠儘快結束戰爭,緩解趙國國內的經濟壓力。

之前長平對峙的幾次戰爭中,趙國皆處於下風,廉頗不得已才依據地勢堅守不攻,展開拉鋸戰。廉頗長時間只守不攻大量消耗趙國內需,趙王已然震怒。范雎使用離間計,使趙王疑心廉頗,臨陣換將。從臣對君的內心揣度來說,趙括已深知趙王心中顧慮,若自己仍違背君意,只守不攻,勢必也會遭君王疑心。況且只守不攻的情況下,趙軍糧草能堅持到何時?

趙括雖自幼熟讀兵書,對軍事頗有見地,但畢竟無實戰經驗,若初戰對抗將領爲一般才幹或許能險勝,偏偏此時秦國暗中換武安君白起任秦軍主將。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用兵如神,一生從無敗績。趙括與之對抗猶如牛犢對虎狼,實力懸殊。

秦國經商鞅變法改革軍功後,不斷地蠶食周邊小國,軍事實力日益強盛,而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後任國君並無其他建樹,甚至連胡服騎射也在趙武靈王薨逝後半途而廢。此時的趙國軍事實力也敵不過勇猛的秦軍。秦軍前方戰場假意敗走,暗中則由白起帶兵繞至趙軍後方突襲,使長平戰場上的趙軍與後方軍需分離,切斷趙軍糧道。趙括連連斬殺八名校尉穩定軍心,仍帶領剩餘趙軍拼死奮戰。

秦昭襄王在得知趙軍被圍困,糧道被切斷後,親赴河內督戰,以進爵一級懸賞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男子赴長平應戰,援應白起。反觀趙國,趙孝成王在戰爭前期曾派使者入秦議和,秦國在議和一事上大做文章,使得臨近的其他諸侯國在得知秦趙議和之後也不願再發兵救趙,趙軍被圍困,無糧草,無援軍,陷入絕境。

周赧王五十五年,長平的趙軍被圍困斷糧一月有餘,相傳兵士們互殺爲食。此時的趙括並未如想象中那般驚慌失措,而是仍堅守陣地,想方設法組織殘存的趙軍輪番突圍。可是長期缺乏糧草而疲憊綿軟、軍心不齊的趙軍如何能抵得過虎狼之師的秦軍鐵騎?輪番突圍失敗,趙括也被秦軍亂箭射死。已無主將帶領的趙軍宛如無頭的螻蟻,最終臣服在秦軍的鐵騎之下,持續了三年之久的長平之戰告一終落,而趙括,也永遠無法洗脫紙上談兵的罵名……

與其說長平戰敗是趙括紙上談兵,領兵不力,倒不如說更大的原因在於趙孝成王識人不明,執政不力:趙國接受上黨就必定會與秦國開戰,趙王卻未做好決戰準備,開戰後又不顧諫臣反對執意派使者入秦求和,鄰近國家不敢再派兵增援,使趙國無援兵,在外交上阻斷了趙國的後路;一心想要速戰速決,不考慮實際戰局情況,相信他國挑撥離間,君臣離心,在戰爭僵持膠着時期臨陣換將;無擇將之能,不聽羣臣勸阻,不考慮趙括的實戰能力,執意任趙括爲主將。

世人多不敢言君王之錯,錯只能全部歸咎於趙括。或許,趙括日後在歷經戰場的洗禮與打磨之後也能成爲一顆璀璨的將星。然而,一戰身死,再無能洗脫罪名的可能,所有的屈辱與不甘都淹沒在長平的那場腥風血雨裏。

時不利兮,戰不利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