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經過多年努力後,我國的PM2.5(即霧霾)治理取得了明顯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PM2.5平均濃度持續下降,2016—2020年間累計下降了21.7%。然而,另一類大氣污染——臭氧卻悄然來襲。日前,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與去年相比,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的最大變化,就是要應對臭氧濃度上升問題。”很顯然,臭氧正在成爲環保界的新難題。

與人類共存的臭氧是一種自然現象。在距離地球表面20—50千米高度的平流層,包圍着平均厚度約3釐米的薄薄一層臭氧,它吸收着太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傷害。但在近地面,它卻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嚴重阻礙植物光合作用。儘管其傷害程度遜於PM2.5(從全球分析,空氣污染物引發死亡的比例,8%與PM2.5有關,1%則與臭氧有關),但它濃度加劇對人則能導致呼吸道炎症、肺功能下降及損害心血管,每年除了導致數百億美元的農作物受損,還在全球造成100多萬人死亡。

全球臭氧濃度呈增長趨勢(平均每年上升1微克左右),這與全球氣候變暖、人爲污染排放及區域大範圍傳輸等因素有關。大部分臭氧是人爲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光照條件下產生化學反應形成。《2019全球空氣狀況報告》稱:“與PM2.5在不同經濟社會發達國家出現分化不同,不管是發達國家抑或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的臭氧濃度都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即便在治理臭氧起步較早、花了大力氣的美國和日本,近幾年也是有微弱的上揚。”我國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在我國六種被監測的空氣污染物中,唯一一個不降反升者便是臭氧。據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臭氧超標,僅次於PM2.5,其中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尤爲突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曾有報告指出:2013—2018年間,全國74個城市臭氧平均濃度上升了20%。今年第一季度國內臭氧濃度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4月份則同比上升8.1%。(順便一提,今年一季度全國PM2.5濃度同比下降了約15%。)

雖說我國近年來已出臺了諸如《“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2019年)及新近的《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但收效甚微。有專家分析:“極端天氣增多、城市加速工業化進程的背景下,複雜的大氣化學反應加劇了臭氧控制的挑戰。而我們對臭氧複雜的生成機制瞭解不足,控制手段滯後。”加快這方面的研究,加速這方面的治理,時不我待呵!

下降PM2.5濃度是我國過去10年大氣治理的核心內容。如果說,2016—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對大氣污染的約束性指標主要是PM2.5,那麼,於明年全國兩會期間發佈的“十四五規劃”將會在繼續要求PM2.5下降的同時,臭氧將登上中國大氣治理的舞臺,以環境保護助推經濟建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日前國家生態環境部的新聞發佈會透露:在啓動的“十四五規劃”關於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編制中,已特別針對臭氧的兩項前體物(即“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設計了減排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