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混裝、垃圾桶站周邊環境髒亂差、垃圾桶標識錯誤、缺少工作人員指導居民分類投放……自今年5月1日新版正式實施至今已有3個月,記者今天瞭解到,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檢查組在走訪中發現,房山區城關街道部分小區垃圾分類不到位、不規範的問題依然存在。

萬寧小區:垃圾混裝、標識錯誤

7月31日早7點,垃圾分類檢查組來到位於房山區城關街道的萬寧小區。從東門進入小區,垃圾分類的公示牌就在小區入口處顯眼位置,檢查組工作人員表示,垃圾分類公示牌也是檢查中的一項,同時,小區內部的垃圾分類海報和橫幅等都屬於需要考察的範圍。

在小區內看到的第一處垃圾桶站共有兩排合計10個垃圾桶,其中一半都是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走近查看,幾個桶內都有塑料袋、食品包裝紙,還有屬於廚餘垃圾的菜葉子、西瓜皮、雞蛋殼等。“這個站垃圾混裝,沒有進行有效分類。”工作人員邊拍照存檔邊介紹說,小區內的每個站點至少需要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類桶,整個小區中還需要配備可回收物桶和有害垃圾桶,做到“四桶齊全”。

福星家園A區:桶破損、環境差

隨後,檢查組一行來到福星家園A區檢查,正趕上垃圾回收車在收運早間傾倒的垃圾。

該小區共有5棟樓、258戶居民,設置了兩個垃圾桶站。清運過後,檢查人員仔細查看了兩個站點的垃圾桶,“這裏有3個垃圾桶破損,還有5個標識不符合規定。”檢查人員將現場的情況一一記錄,“不符合規定是因爲桶上還是舊版標識,廚餘垃圾舊版標誌是蘋果核、菜葉子的圖案,而新標是一個漏斗型的圖案”,檢查人員指着垃圾桶說,可以使用舊桶,但要粘貼新標識。

針對小區內沒有垃圾分類指導員值守的問題,物業工作人員解釋稱,每天清早和傍晚有兩位保潔員專門負責垃圾桶清潔和幫助進行垃圾分類,當日早上8點已離開。“確實有保潔員”,路過的居民趙大媽說,“但他們不在的時候,居民還是想怎麼扔就怎麼扔,垃圾桶裏又亂了。”

丁家窪安置房:無人值守、建築垃圾隨意堆放

丁家窪安置房小區同樣存在垃圾混裝的問題,小區進門處的“四桶”中直接丟棄着未分類的塑料紙、剩骨頭、廢紙衛生紙等垃圾。

該小區一居民樓門的垃圾站點旁堆放着大量建築垃圾,按照要求,小區內應有專門存放建築垃圾的地點,不可以將建築垃圾隨意堆放。

居民表示,該小區爲回遷安置房,入住率不高,時常有人在裝修,因此建築垃圾較多。小區內是否有工作人員每天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有居民表示,偶爾有人來值班,但並不是每天都在,“小區人員雜,不止我們一個村的人。”

3個月已暗訪上千小區

記者瞭解到,市環境衛生管理事務中心每天會派出8個小組對北京市內的各社區、村莊進行“暗訪式”檢查,每組每天檢查3個小區,自2020年5月2日至今已走訪了上千個小區,城區中的小區已基本檢查完畢,近期主要走訪京郊各區。

在檢查過程中,小組需要填寫垃圾分類情況檢查表,將小區內的各種違規現象記錄下來,同時拍照留存,以便督促整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