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独孤飞雪书画艺术研究院画家楞严山人所作,本着以毕生精力为继承并弘扬书画艺术而努力而贡献己之所学。

生活如同艺术一样同样要留白,如今画坛怪现象很多,有的人画面总是填充的满满的,缺乏了空灵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太闷,缺乏生机,太堵。

留白二字起源于国画,就绘画而言,假如画面画得太满就会失去灵动与飘逸,给人太堵,太闷的感觉,这时候如果留下适当的空白,则会给人绮思遐想,纵观古今中外好多画家的作品,能把画面处理得很好的还是中国画比较多一点,西方绘画总是把画面画得满满的。

比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只画一人一舟,如此大胆的做法估计是达到一定修为的人才会这么干,那副画却让人有烟波浩渺之感。 这不就是所谓的“此处无物胜有物”吗?书法当中也讲留白,在虚实之间穿插,不能满,满了则乱。也不可太小,否则太过于空旷,留白是一种格局与智慧,其中尽显美得韵味。

我国古人作诗的方法也是如此,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总而言之留白在艺术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当然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留白,有古人说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所以说懂得留白,才是最高级的智慧,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我们的老祖宗庄子对于留白解释的也很到位。而现实当中人生的任务一个接一个,好像永远停不了。重重压力与责任之下的我们总在忙于奔跑。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留白,给心灵放个假,保持一颗清净之心,与纷扰红尘里淡定的做你自己。

川端康成曾经叹息:“这世界太拥塞了。”也讲究留一点空白,安排太满人生毕竟缺乏很多乐趣,其实我们的人生应该如一副卷轴。

留白”山水画所特有的绘画技巧,画家主要通过运用有型的“黑”与无形的“白”来表现画家眼中无限的意境,由此形成了山水画的留白。留白,看似无形,然而其内在丰富,能极大地拓展人们的审美已知与审美观念的想象空间,为山水画创作提供无限的可能,激发画者无穷的想象与创造。

山水画作中,有这样一句话“画实容易,画虚难”,此句话中的虚即为“留白”,所留有的空白多指云雾、溪流、天空、江河等,以无形的白为赏画者带来不同的实物的想象,是一幅好的画作的根本。

一幅好的作品既要体现出画者独有的立意构思,又要能体现出意境的追求,既要构图合理、笔墨独到,又要所留空白意境深远,构图与留白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在垂钓图中,因为渔船与渔人的存在,留白部分只能视之为水,而图的中间部位的留白,观赏者却能视之为云雾缭绕,或者仍将其作为水存在,在途中通过远景与近景结合的形式,使画作给人一种宁静悠远之感,而这些均是画者对留白技法的精通把握和巧妙运用才能显现出来。

重意境、重感情的融入、注重作品的内涵。留白技巧的掌握不仅表现在画者高超技巧上,更表现在意境的表达上,在山水画中,最易表达意境也是最难表现出意境的就是留白部分。

给观看的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留白的适当使用不仅是绘画技巧的一种表现,更是哲学思想、阴阳学说等学科,不仅仅是艺术上的,而是以“无”生“有”,运用黑与白的巧妙构造,赋予整幅画作以灵气、情感,让画面的景物活起来,让整幅作品具有了很强的张力,有限的笔墨,留给人的想象是无穷的。李渔的“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道出了留白的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