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学期间老师是怎么鼓励你学习的吗?是不是会放很多励志电影,讲很多励志的故事,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提醒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话听了一遍又一遍,励志是好事,但是过度励志可不一定是好事,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部反励志电影——《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讲述了一名少年在严师的教育下,以非常规手段挑战自己的极限,想要完成自己的爵士乐鼓手的梦想,但是高强度的训练,并没有让他更爱音乐,反而让他失去了对音乐的初衷。

最终,演变成了师徒间近乎疯魔的对决,少年面对成功,并没有感受到喜悦,而是对老师复仇的快感,这很难说是件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这哪里是励志片啊,分明就是一部复仇片。

这部电影有点像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电影《黑天鹅》,两部电影的主题很相像,同样都是主角融入自我幻想,对自己过于苛刻,慢慢失去自我,忘记初心的故事。

《爆裂鼓手》里的安德鲁和《黑天鹅》中的妮娜有着同样的性格特点,就是对自己过于苛刻,对一切都追求完美,导致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会成为罪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陷入疯狂。

而相比《黑天鹅》,女主通过极端的方式醒悟,《爆裂鼓手》的结局则更让人觉得绝望,电影的最后,安德鲁展现了一场完美的演出,随后和老师相视一笑,这一笑并不意味了师徒二人的和解,而是安德鲁对老师的挑衅。

看似完美的结局,实际上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安德鲁继承了老师的思想,成为一个严格的教育者,却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初心。

日后安德鲁会像这个老师一样教育其他的学生,这些学生也会经历安德鲁经历过的痛苦,从此形成一个怪圈。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很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学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说,希望老师严格一点,如果有幸分到一个严厉的老师的班级上,家长就会觉得庆幸。

而这部电影正是为了讽刺这一现象,比如即使出了车祸,安德鲁依然带着流血的身躯冲向演出现场,这让我想起每年中考高考的时候,都有考生为了高考错过了见自己亲人最后一面的新闻,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电影的最后,这位老师确实教出了一位好的会打鼓的人,但是并不是一个优秀的鼓手,安德鲁的梦想并没有完成,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初心,现在所拥有的只是躯壳而已。

虽然这是一部反励志的电影,但是并不是让我们不励志,导演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生需要努力,他只是在挑战传统的励志,也就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为了成功,真的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吗?

你在网上搜索“励志”,会出现一大堆心灵鸡汤和天才的神话,但是与其迷信那些天才神话,用鸡汤麻痹自己,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有灵魂的人。#电影#爆裂鼓手#安德鲁收藏

这部电影有点像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电影《黑天鹅》,两部电影的主题很相像,同样都是主角融入自我幻想,对自己过于苛刻,慢慢失去自我,忘记初心的故事。

《爆裂鼓手》里的安德鲁和《黑天鹅》中的妮娜有着同样的性格特点,就是对自己过于苛刻,对一切都追求完美,导致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会成为罪恶,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陷入疯狂。

而相比《黑天鹅》,女主通过极端的方式醒悟,《爆裂鼓手》的结局则更让人觉得绝望,电影的最后,安德鲁展现了一场完美的演出,随后和老师相视一笑,这一笑并不意味了师徒二人的和解,而是安德鲁对老师的挑衅。

看似完美的结局,实际上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安德鲁继承了老师的思想,成为一个严格的教育者,却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初心。

日后安德鲁会像这个老师一样教育其他的学生,这些学生也会经历安德鲁经历过的痛苦,从此形成一个怪圈。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很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学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说,希望老师严格一点,如果有幸分到一个严厉的老师的班级上,家长就会觉得庆幸。

而这部电影正是为了讽刺这一现象,比如即使出了车祸,安德鲁依然带着流血的身躯冲向演出现场,这让我想起每年中考高考的时候,都有考生为了高考错过了见自己亲人最后一面的新闻,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电影的最后,这位老师确实教出了一位好的会打鼓的人,但是并不是一个优秀的鼓手,安德鲁的梦想并没有完成,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初心,现在所拥有的只是躯壳而已。

虽然这是一部反励志的电影,但是并不是让我们不励志,导演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生需要努力,他只是在挑战传统的励志,也就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为了成功,真的需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吗?

你在网上搜索“励志”,会出现一大堆心灵鸡汤和天才的神话,但是与其迷信那些天才神话,用鸡汤麻痹自己,不如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