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东欧历史学家曾经说过:“历史上的任何政权,都是若干个集团,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联合体。一旦共同利益消失,那么政权就会随之瓦解”。对于这段言论,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加以看待。但这特定的历史场合,这句名言也确实道清了客观事实。90年代苏联初的苏联解体,以及随后各加盟国瓜分苏联遗产的举动,都体现了这点。

解体前的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拥有广袤的国土面积,雄厚的军事力量,丰富的资源能源,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苏联的军事力量尤其强大。80年代初,苏军拥有500万兵力,50000多辆坦克,武力冠绝全球。然而,80年代末期,由于内部弊端和裂痕的加剧,以及西方和平演变攻势的加强,苏联日渐走向瓦解。

苏联解体前,各加盟国都生活在苏联的体系之内,经济计划由联盟中央主持,物资调拨也由联盟中央主导。而苏联的解体,则标志着原有的制度体系崩溃,意味着各加盟国不得不考虑“自力更生”的问题。因此,在苏联解体后的1991~1995年,由苏联解体出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掀起了一波“争遗产”的狂潮,其影响之大,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罕见。

首当其冲的,是各加盟国对国土的抢夺。苏联当初在界定各加盟国边界时,并不完全按照民族分布和地理情况划分,这就导致不少加盟国边界之间,出现了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的“飞地”。在民族情况较为复杂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例如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这三个加盟国。三个加盟国的领土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为后世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于是,在苏联尚未“寿终正寝”时,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两国,就围绕纳卡地区的归属而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此同时,中亚的乌、吉、塔三国,相互之间也是纠纷不断。乌兹别克觊觎吉尔吉斯的奥什、塔吉克的苦盏;而塔吉克也觊觎乌兹别克的布哈拉与撒马尔罕。而在东欧地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都想要得到克里米亚、顿涅茨克、敖德萨等宝地。总体来说,国土争夺,是苏联解体之初所面临的乱局之一。

其次而来的,是各加盟国对常规武装部队的争夺。苏联解体前夕,苏军的总兵力仍有400余万。与此同时,苏联也遗留下巨量的军事院校、军工部门、训练基地等设施,这些遗产也相当“抢手”。其实,早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许多加盟国就已经擅自修改了兵役法,以驻扎在境内的苏军为基础,组建本国部队。部分加盟国,号召在苏军中服役的本民族军人脱离苏军,参加本国军队。为此,苏联国防部不得不于1990年9月表态,允许各加盟国拥有2000~3000人的小型武装。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等加盟国,都出台计划,准备接管驻扎在自己辖区内的苏军部队。其中,乌克兰等国主张高度的军事独立,并要求按地域分割接管原苏军。为此,俄、乌两国在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争执。而摩尔多瓦计划于1992年拨出2亿卢布,在原驻军的基础上,扩建本国军队。至于军事基地、军工部门等“不动产”,各加盟国基本都希望据为己有。

不过,有一项遗产,却是多数加盟国不愿意接收的。这项遗产,便是以核弹为代表的战略武器。首先,在战略力量问题上,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表示寸步不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就多次强调,独联体需要建立统一的战略力量,并且要对战略力量统一指挥。其次,核武器维护成本高、危险系数大,小国养不起。最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出于对核扩散的恐惧,也不愿意看到新的有核国家产生。在此情况下,大部分加盟国都对核武器避之不及。

例如中亚国家哈萨克,在苏联解体时分得了大量核弹,一度成为“世界第四核大国”。但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导“经济发展”、“无核化”与“地区和平”,加之美、俄不希望哈萨克拥有核弹。于是,哈萨克决定将境内核武器销毁,将境内的核弹发射井悉数拆除。此外,哈萨克还将剩余的核弹、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等战略武器,移交给俄罗斯。从此以后,哈萨克就变成了“无核国家”。而除了哈萨克以外,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等国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移除了各自境内的核武器。

总体来看,苏联解体初期,各加盟国都面临经济转轨的“阵痛”,巩固政权乃当务之急。在此情况下,各加盟国抢飞地、抢国土,是为了扩大自身的版图面积;抢常规部队、抢武器装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国防力量。而抢核弹(以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则存在“引火烧身”的危险。因此,大部分加盟国,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都不愿意保留核武器。

参考资料:《苏联军队的瓦解》、《苏联兴亡史》

相关文章